两万亿,杭州的精彩一跃!浙江第一座“两万亿之城”诞生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4-01-25 13:35   

2023年,杭州GDP达20059亿元,成为中国又一座“两万亿之城”——这是1月24日杭州市官宣的消息。

至此,我国GDP超2万亿元的城市已有8座(不含港澳台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

2万亿元,什么概念?以2023年人民币与美元平均汇率计算,按单独经济体对比,杭州在全球各国和地区中能排到前50名,大致相当于捷克、芬兰,比葡萄牙、新西兰还要高。

浙江有了第一座“两万亿之城”,意味着经济大省为全国大局作出了新的贡献。

记者在省两会现场采访时,杭州一位市领导提到了一个“8年的巧合”:2015年,杭州GDP超过1万亿元,成功申办亚运,迈入特大城市行列;8年后的2023年,杭州GDP超过2万亿元,亚运盛会圆满成功举办,进入超大城市行列。

看似巧合,其实是一种必然。“站上两万亿”这一跃,是杭州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中国经济光明论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注脚。

更新质、更硬核、更稳健

“进入‘两万亿俱乐部’,的确意味着城市能级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说,倘若杭州GDP再增10%,那么全国GDP就能新增2000亿元,相当于拉动全国大盘增长0.16%,对经济稳进提质意义重大。

在全国大局中提能级,跟自己比、跟其他城市比,杭州有哪些特点?

更新质。2023年,预计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67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占GDP比重28.3%,创历史新高,新经济、新业态、新科技拉动力越来越大。

“这主要得益于平台经济趋势向好。”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营利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比上年增长8.9%,为数字经济稳中有进贡献了大动力。而在产业结构更新质上,杭州落子频频,从中国视谷到中国数谷,再到国际零磁科学谷,数字经济向“新”生长。

更硬核。2023年,杭州规上工业增加值4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4%,比2022年增速提高了2.1个百分点,稳住了工业基本盘。工业投资已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更稳健。一直以来,杭州都被认为产业结构偏软,其实这是数字经济高光下产生的偏见。杭州规上工业增加值高达4355亿元,体量并不小,比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只少了1000多亿元。

与此同时,2023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涨幅超过100%,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新增长极。

“如果要用一个字形容杭州跨越2万亿元大关,那就是‘融’——数实融合。”杭州市工业和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陈小玲告诉记者,数字经济与制造业不仅是“双引擎”,也是杭州的最大特点。

粗放型行不通了

互联网上的城市话题,只要说到杭州,总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

论经济总量,杭州在2022年排全国第九,前面还有成都、苏州、重庆、武汉等强二线城市;

但论细分经济指标,各种维度,杭州绝对能打。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上市企业数量、个税收入总量、独角兽数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这些方面杭州全部排在全国第四。此外,杭州有42家民营企业入围中国500强,连续21年位列全国第一。

“杭州经济非常吻合‘高质量’的特点。”浙江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研究员秦诗立说,改革开放后,受益于粗放型增长模式,先发头部城市用更短时间,进入“两万亿俱乐部”。如从1万亿元进入2万亿元,上海仅用5年,北京、深圳和重庆则用了6年。

但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后,粗放型显然行不通了。“这时更需要依靠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去驱动城市经济体量的跨越,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都有着深远的意义。”秦诗立所言,在事实中可见,因为2万亿元这道“线”,越来越难以跨越:杭州花了8年,用时比“前辈”们更久。

从宏观形势看,全球经济大势也不容乐观。“经济全球化分工,在被区域式、分布式供应链替代。”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的观点,恰恰折射出了杭州的困境:杭州有海康威视、大华等大量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全球的企业,“脱钩”的影响处于企稳回升的阶段。而原本一马当先的平台经济,杭州也处在二次冲锋的关键节点。

这一切,都在透露一个信号:杭州只有踩下油门、爬坡过坎,才能迈过两万亿大关。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张留 唐骏垚 刘健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杭州网·国家重点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