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瓶窑镇:文化文明高地 科创智造新城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6-07 07:38   

打造五千年文明圣地上的美好家园

五千多年前,河道遍布、环境宜居的区位优势滋养了杭州良渚先民,催生了同时期文明高地。

五千多年后,地处良渚遗址核心区的余杭区瓶窑镇,在杭州行政区划调整后再度凸显区位优势:位于余杭区“千年发展轴”的轴心位置,成为链接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径山禅茶文化的中心节点。

以“文化文明高地、科创智造新城”为号,以高起点谋划瓶窑新城为旗,这里正以“5410”共富体系为基础,探索以良渚文化内核为“玉”,以经济、城市、民生、生态等高质量发展为“金”的“金镶玉”模式。

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与新时代奔向共同富裕的追求,让古城与新城在瓶窑这方热土上遥相辉映,“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社会稳”的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镇域样板在建设中崛起。

产业迭代升级 乡创共同体抱团发展

在余杭区瓶窑镇西部,11条水坝组成的良渚水利系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规模宏大,叹为观止。

在良渚古城遗址内,反山墓地是整个中国史前文化中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种类最为齐全的高等级墓地,玉器制作精良,即便使用现代工具也难以复刻。良渚文化中处处闪现着原创、首创的光芒,展现着先民精益求精的追求。而五千年后,这片土地上依旧散发着创新的活力。

行政区划调整后,瓶窑镇处于余杭区中心点,东连良渚新城,南接杭州云城。机遇面前,瓶窑镇按照自身区域特色,将辖区划分成五大单元,在产业共富、百姓共富、民生共富和精神共富4条子跑道上,每年分别实施十大举措。

目前,南部梦航科创单元已列入城西科创大走廊重点发展核心区域,2023年中法航空大学即将建成投用,加之天目山实验室重磅落地,环大学布局的航空相关产业正在兴起,创新的基因依然在延续。“世界上最薄的铝箔和最细的漆包线就产自瓶窑,益利素勒、鼎胜等省市未来工厂和绿色工厂正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占地4000余亩的凤都工业园区也在进行有机更新,为产业发展腾出新的空间,目前已经集聚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瓶窑镇相关负责人说。

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从瓶窑镇良渚古城遗址核心区发现的大量桃核得到印证。如今百姓致富的法宝,也依然与那曾生长在古城核心区的桃树有关。

“杭州有名的大观山蜜桃,主产区就在我们瓶窑。”在西北部绿创富美单元,窑北村福山家庭农场负责人、余杭区蜜桃行业协会的会长胡静奇说,2021年,瓶窑镇蜜桃总产值达到3300万元,品牌化赋能有农民增收370余万元。

如今,胡静奇的福山家庭农场也发展为集观光、采摘、露营、团建、亲子游等多业态于一体的乡村乐园。丰富的业态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农场里长期聘用了9名当地村民,月工资5000余元;今年“五一”小长假增加了30余名灵活用工,每人每天能有300元收入,解决了村里闲置劳动力的就业。

蜜桃的精品化、跨界发展,只是瓶窑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厚植致富土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瓶窑镇通过区域品牌赋能、农创客带动、产业链延伸等方式,让亭市香米、张堰茭白等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逐渐走出农村、进入城市,不仅成为餐桌美食,还成了礼品市场的香饽饽。

良渚文化的巨大IP效应,也给瓶窑带来了更多致富的路径。瓶窑最西部的塘埠村便已经尝到了甜头。在文旅融合的引流下,杭州樱花园、虫出没、乐朴山静等一批项目落地并开业运营,游客纷至沓来。如今,曾经的偏僻小山村热闹起来,周边农户农产品销售量数倍增长。

而在试点创建未来乡村的南山村,曾经的养羊场原址上,一个现代化的低碳科创园拔地而起,里面包含文创研发中心、研学课程中心、水上运动基地等功能区,村民以小组为单位以土地入股,每年可保底获得每亩5000余元的租金收益,比过去翻了一倍多,入驻企业还将拿出利润与村集体分红。

以未来乡村建设为抓手,乡创共同体共富抱团发展新模式也如火如荼,乡创共同体首批由4个村合作经营,统一运营,优势互补,通过整合利用各个村的土地、劳动力、产业等资源,吸引更多乡创客、农创客、社会资本、乡贤项目等落户于此,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更好带动村集体增收、百姓致富。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陆群安 陈 松 阎 沁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