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鸣号、“炸街”竞速、货车闯禁…… 杭州交警开发数据模型专治这三大交通违法行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1-04 07:18   

每日商报讯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糟心事:白天,时不时能听到喇叭声;睡梦中,被窗户外轰鸣的跑车声吵醒;在市中心开车,却被货车挡住了道路……这些交通违法行为隐藏着诸多不安全因素。昨天,记者从杭州交警部门了解到,针对这些问题,杭州交警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开发3个数据模型应对。

试点投放“声呐电子警察”

多项措施遏制违法鸣号行为

前段时间,想必大家都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杭州的马先生驾车行驶至延安路等绿灯通行,可是绿灯过了10秒前车还不走,为了不违法鸣号,马先生怒捏“尖叫鸡”发泄。马先生的这种情况,很多人都遭遇过。遇到这样的情况,后车到底能不能按喇叭?杭州交警法制处综合指导科科长李明告诉记者:不行!

“遇到前车停在路口不走的情况,后车司机可以选择报警或用闪光灯提醒。如果前车司机是正在进行玩手机、打电话等违法行为,民警会在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应地处理。” 另外,如果前方确实出现了紧急情况,需要鸣喇叭的,也一定要配合减速、刹车等动作进行。

其实四年前,杭州就已经有禁止违法鸣号这一规定了。

从2016年3月6日零时起,杭州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的区域范围,调整为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不含)合围的杭州市区所有城市道路。

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不按规定鸣喇叭示意或者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路段鸣喇叭的,处50元罚款;造成交通事故的,处200元罚款。

如果机动车驾驶人不按交通标志指示通行的,处100元罚款、记3分;造成交通事故的处200元罚款。所以,如果机动车在设置有“禁止鸣喇叭标志”道路上,违反禁令标志指示,违法鸣喇叭的,将按照这一规定处罚。

今年7月1日,杭州交警启动机动车违法鸣号专项治理工作,并联动环保、城管等相关部门,开展倡导文明、执法整治、数据赋能、堵点乱点治理四大行动。

而12套“声呐电子警察”也在杭州主城区试点投放。这其实就是一种违法鸣号抓拍设备。它最核心的设备是“麦克风阵列”,由多个高灵敏度麦克风探测器组成,能区分鸣喇叭噪声与道路噪声、人声、风雨声、鸟叫声等其他声源,精准识别、定位违法车辆。

简单来说,当司机开车经过时乱鸣号,系统就会自动收集这一声音信号,通过声源自动识别系统,定位定源,并对车辆进行抓拍。交警在后台系统不仅能查到这辆车的相关信息,还能看到一段带声音的现场视频。

专项治理期间,累计现场查处违法鸣号行为2.2万起,同步严查开车打手机、车辆变道加塞、电动自行车走快车道和闯红灯等诱发违法鸣号的交通陋习。目前,查处开车打手机29.4万起,违法变道2.9万起。全市共排查出18个流量性、结构性交通堵点,制订一点一方案,通过路口渠化改造、调整信号配时、挖掘停车资源、强化现场管理等多项措施,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从源头上遏制违法鸣号行为。

除此以外,杭州交警还通过梳理研判前期违法鸣号的处罚数据以及群众举报的情况,不断优化车辆噪声违法感知设备的算法,将获取的音频、视频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形成违法鸣号数据模型。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通讯员 郑熠炯 记者 骆静怡  编辑:郑海云
返回
除此以外,杭州交警还通过梳理研判前期违法鸣号的处罚数据以及群众举报的情况,不断优化车辆噪声违法感知设备的算法,将获取的音频、视频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形成违法鸣号数据模型。通过对卡口系统抓拍到的照片的二次分析,匹配货车模型的算法,自动识别货车车辆并进行抓拍,并自动上传至违法数据库,同时在系统内进行实时预警,形成货车闯禁数据模型,确保了“闯禁货车开不过下一个匝道口”。全市高架道路智能感知设备全覆盖查获货车闯禁等行为共9500余起货车闯禁治理工作一直是杭州交警日常管理,尤其是高架道路管理中的一项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