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10月31日大清早,西湖国宾馆相宜厅内,已是专家云集、人头攒动。
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萨仁高娃,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忠,净慈寺主持戒清法师等等,一群人围绕着摆在长条桌上的几件文献、经卷,细细端详,啧啧称奇。
“你们看,这件唐代的《大隨求陀罗尼经咒》,存世可能不会超过30件,极为稀见。”在古籍善本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翁连溪的引领下,大家纷纷把目光都聚焦在这件极为精美的唐代雕版印刷梵文经咒上。
陀罗尼经咒实际上是唐代的一种护身符,“大隨求”在密宗里,有“一切所求都如愿”的意思,在唐代非常盛行。无论平民,还是贵族,大家随身携带这样的经咒,希望可以为自己祈福、驱凶辟邪。然而历经一千多年,能流传至今的,实在凤毛麟角。
薄如蝉翼的陀罗尼经咒印张上,刻满的悉昙体梵文浑厚有力,形成14圈不可环读的封笔圆环经咒。中间是坐着的佛陀造型,色彩瑰丽、古朴端雅,伸出一只手抚摸着供养人的头顶,画面左侧空白处手书“女弟子五十二娘愿所求如意”。
根据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加速器质谱仪(AMS) 实验室出具的放射性碳测年报告显示,这件《大隨求陀罗尼经咒》印本的时间大概是在唐玄宗天宝五年(公元746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期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距今至少已经有1250年了。
“我们说到雕版印刷术,第一反应是宋朝,宋刻本已是非常珍稀。而这件则是源自唐代的雕版印刷,可以说是雕版印刷在唐代萌芽的见证。可以看出,当时《陀罗尼经咒》在民众当众的流行,手抄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使用印刷术,为了更广泛传播。”翁连溪说,“存世不多的《大隨求陀罗尼经咒》中,我目前见过的也就十多件,基本以出土文物的形式收藏在博物馆,图书馆一件都没有。但金总一个人就藏有十来件,大概是国内私藏《大隨求陀罗尼经咒》最多的人。”
翁连溪口中的金总,名叫金亮,浙江奥特莱斯广场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亮身为浙江企业家,平时没有别的爱好,酷爱收藏古书,在圈子内已是小有名气的民间私人藏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