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太湖北岸的苏锡常,南岸的湖州在工业基础上没有优势,资源上优势最大的就是青山绿水。前些年靠着上海和长三角的大建设,湖州卖了多年黄沙、石子和水泥等建材;如今搞绿色发展,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南太湖找到了绿色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发力旅游经济。
当下,湖州正在奋发图强,急追苏南兄弟城市中。沪苏湖铁路的出现,正是为湖州成为黑马提供了一条追赶的跑道。
这个机会,湖州自然不会放过。这两年,湖州市提出了打造沪湖绿色智造廊道,并计划出台3年行动方案,谋划融入上海同城化都市圈。方案草案中涉及产业对接、平台对接、交通连接等6个方面的工程,其中交通工程是最基础的部分。
新的问题来了,光靠一条沪苏湖铁路,就够了吗?
改变一个区域的交通格局,关键在于各种交通方式的相互连接成网,网聚综合交通的力量,彻底打破阻碍区域发展的交通瓶颈。这对处在铁三角底边、杭宁通道的湖州十分重要。
从地图上看,G60科创走廊触角正在横向延伸,连接起318国道上的苏州、湖州、宣城、芜湖等地,这与沪苏湖铁路的线路基本吻合,这无疑会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带来新的变化。
沪苏湖铁路建成后,将与现有318国道、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一起,共同开辟上海向西辐射的第三条交通轴线,可以适当分担沪宁、沪杭通道的交通压力,优化长三角城际交通网络,促进长三角地区均衡协调发展。
此外,经过多年建设,从中原河南,过安徽省会合肥,到杭州的商合杭高铁进入运行试验,不久即将开通,它将是浙江进入中原河南的捷径,也是华东高铁网络南北向的第二通道。商合杭高铁,接连浙江的交汇点,就在湖州。
从这个角度说,湖州已成为商合杭和杭宁高铁相连的枢纽,加上正在建设的连接在建杭州火车西站、杭温高铁的湖杭铁路及此次开工的沪苏湖铁路,未来湖州将是拥有四条设计行车时速350公里的浙北高铁新枢纽。
有了这些枢纽支撑,加上原有高速公路、国道及本就四通八达的内河水运网络协力,湖州乃至杭宁一线的区位优势、山水资源优势将逐步显现,湖州这匹跃跃欲试的“黑马”会跑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