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原因,老旧小区普遍存在人防设施配置不足的问题。借助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契机,开展人防设施建设,一方面可以补齐人防工程建设的短板,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市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比如,杭州很多老旧小区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停车难。按照平战结合开发利用的要求,目前人防设施平时最常用的一个功能就是用作地下停车库,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不过,在推进老旧小区人防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目前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潘伟红说,就老旧小区人防设施用于地下车库的角度来考量,地下车库的投资量大、投资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加上老旧小区的人防工程缺少社会投资主体,一般以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为主,资金来源有限且后期运营压力较大。
潘伟红建议,老旧小区人防工程的建设不能“一刀切”,要积极探索不同的开发模式,清晰权属关系,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要结合市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广泛的民意调查,做好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发挥好社区、街道、物业等各方的作用。
在潘伟红看来,老旧小区建设人防工程是一项老旧小区功能空间的倍增计划,其难度大大高于传统的小区环境整治,但所体现的价值,也大大高于传统的环境整治。
给电梯配一个“托管管家” 引入物业公司把电梯管起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可以有效解决老旧小区的有限公共服务供给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之间的矛盾。“加装电梯提升了大家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大家对加装电梯的呼声高,也在意料之中。”致公党界别委员王其说,电梯作为家门口的特种设备,加装电梯之后的长效管理尤为重要。
去年,杭州已经先行先试,探索出给电梯上保险等措施。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王其这次提出了几点建议。
加装电梯时,相关部门应该对电梯的建筑设计、土建施工、电梯选型配置、安装方案等环节,出台相应指导性规则,让各单位全面了解有关电梯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等要求,为后续安全运行打下基础。
电梯投入使用后,根据小区管理现状和业主自身认识、经济能力等实际情况,应探索多种管理模式。比如,“电梯托管管家”模式,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履行电梯日常管理职责。或者,引入保险机制,业主将电梯维保、维修、检验等费用组合打包成一定资金,通过投保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的方式,转移、分摊电梯运行风险。
“在加装电梯时,一定要让业主意识到后续的维护保养问题,约定好资金筹措方式。”王其说,在房屋出租或交易时,建议在合同中对电梯维保问题进行相应约定。应该设立电梯维保公共基金,将电梯的广告收入、政府补助资金等部分纳入专项基金,设立电梯专项公共基金账号,专款专用。
做得不好的物业服务企业 建议纳入行业黑名单
老旧小区经过改造,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小区也迎来新面貌,人们的幸福感也得到大大提升。如何让这种幸福感长久地持续下去?
科协界别委员俞梁认为,老旧小区应该有物业或准物业,也要有业委会。同时,更要发挥社区的引领作用。他建议,应探索在社区居委会下设专门的物业管理委员会。“如果小区有业委会,那么,由物业管理委员会监督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如果小区还没有业委会,那么,就暂时由物业管理委员会行使业委会职责,并在业主申请成立业委会时进行全程指导。”
针对业委会,俞梁建议应建立“权责一致”的运行机制,明确业委会职责边界,优化其成员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并公开业委会资产资金收支使用。
针对物业服务,他建议制定杭州物业服务基本项目及标准,建立物业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探索物业履约保证金制度,并完善物业服务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比如,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对违反法律法规及侵害业主利益的物业服务企业,纳入行业黑名单。同时,物业管理委员会可以对无故拒不交纳物业费的业主进行调解,并建立业主诚信档案,促进业主自觉履行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