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昨天下午,政协第十一届杭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杭州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为了把大家最关心、最想了解、最想探讨的话题带进“两会”现场,快报“民意直通车”今年再度开出“市两会专列”。
大家关心的问题,也都是两会关心的。昨天,我们把与老旧小区改造有关的问题带进了两会,递到了委员们的面前。
老旧小区改造 老百姓最关心什么?
今年,杭州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全年将计划改造300个小区,总建筑面积超1200万平方米,惠及15万住户群众。
截至昨晚,“民意直通车·市两会专列”累计收到2100多条意见建议,其中有近600条跟老旧小区改造有关。
@李子本:我住在石板巷新村,这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房子没有阳台、水管也都已经老化,老旧小区改造时,这些问题都能解决吗?
@任航路:我住在海景城花园,这是1997年建立的老小区。小区里的老年人蛮多的,没有电梯实在是不方便。老旧小区改造的时候,是否会加装电梯?
@赵文荣:我住在大学路新村,小区改造会不会安装电梯?如果安装,后续坏掉怎么办?如何维护?
@郑在贤:我今年70多岁了,很想要一个活动室。想问一下,老旧小区改造时,能不能给我们老年人腾出一个活动室?
……
大家都表达了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期盼,希望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可以真正改变小区没有电梯、停不下车、没有活动场地等问题。
相应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 让老年人“老有所乐”
随着医养护一体化的逐步推进,杭州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条件一天比一天好。但有些小区在推进医养护一体化建设的同时,忽视了老龄人口精神层面的需求。
去年,体育界别委员陈国安走访了杭州的一些小区,发现有些小区本应对业主开放的会所、活动室空置着,或者挪作他用。
“除了主城区有些小区建有老年活动中心外,很多新建小区都没有将小区配套用房提供给业主使用,更别说老年活动室的配备了。”陈国安说,这样一来,老年人因为小区缺乏活动场所,就没办法进行文化娱乐、交友沟通、健身锻炼了。
在陈国安看来,推进小区老年活动室配置建设,相应增加老年人活动场所,很有必要。“和早些年相比,现在的老年人或许更有孤独感,子女们都在外面打拼,很少有时间陪父母。他们渴望群体交流、排遣寂寞。”
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乐”,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陈国安建议,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相应增加老年活动场所的设计和预留,以满足老年人群开展文化娱乐、健身活动的需求。应对杭州各小区的老年活动室配备情况进行普查,对于那些挪作他用的小区配套设施,要责令改正,回归其本来用途。对缺乏老年活动场地设施的小区,应当予以配套建设。邻近的小区可以一起来建设老年人活动场所,实现资源共享。
陈国安说,部分受规模限制小区,不能完整建设综合文化中心设施。可以由社区协调,将相邻几个小区联合起来,进行差异化的建设,解决活动场地小、条件差、项目单一的问题。如把一个小区的活动室打造成棋牌室、乒乓球室,在另一个小区配置阅览室、健身房等,到时候,可以把多个邻近小区的活动室联合起来,形成功能相对齐全的文化娱乐集合体。
“这样一来,不同老年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都能够满足了,而且他们也能有更多的选择,去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陈国安说。
借助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契机 加强人防设施建设
城市里的人防设施,是我们身边的“护民之盾”。现在的人防工程,和以前钻山下河开挖的“洞”不同,多称为“室”。高楼下、广场中、交通隧道里、公共配套建筑内……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平时多数用作地下停车场,灾时为受灾人员安置和救灾物资储备的场所。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安全感,很大程度正是来源于此。
民建界别委员潘伟红带来的提案,就是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过程中,加大人防设施的建设力度。
潘伟红说,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目的是切实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也是扩大有效投资和拉动消费的有效手段。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原因,老旧小区普遍存在人防设施配置不足的问题。借助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契机,开展人防设施建设,一方面可以补齐人防工程建设的短板,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市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比如,杭州很多老旧小区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停车难。按照平战结合开发利用的要求,目前人防设施平时最常用的一个功能就是用作地下停车库,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不过,在推进老旧小区人防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目前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潘伟红说,就老旧小区人防设施用于地下车库的角度来考量,地下车库的投资量大、投资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加上老旧小区的人防工程缺少社会投资主体,一般以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为主,资金来源有限且后期运营压力较大。
潘伟红建议,老旧小区人防工程的建设不能“一刀切”,要积极探索不同的开发模式,清晰权属关系,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要结合市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广泛的民意调查,做好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发挥好社区、街道、物业等各方的作用。
在潘伟红看来,老旧小区建设人防工程是一项老旧小区功能空间的倍增计划,其难度大大高于传统的小区环境整治,但所体现的价值,也大大高于传统的环境整治。
给电梯配一个“托管管家” 引入物业公司把电梯管起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可以有效解决老旧小区的有限公共服务供给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之间的矛盾。“加装电梯提升了大家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大家对加装电梯的呼声高,也在意料之中。”致公党界别委员王其说,电梯作为家门口的特种设备,加装电梯之后的长效管理尤为重要。
去年,杭州已经先行先试,探索出给电梯上保险等措施。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王其这次提出了几点建议。
加装电梯时,相关部门应该对电梯的建筑设计、土建施工、电梯选型配置、安装方案等环节,出台相应指导性规则,让各单位全面了解有关电梯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等要求,为后续安全运行打下基础。
电梯投入使用后,根据小区管理现状和业主自身认识、经济能力等实际情况,应探索多种管理模式。比如,“电梯托管管家”模式,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履行电梯日常管理职责。或者,引入保险机制,业主将电梯维保、维修、检验等费用组合打包成一定资金,通过投保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的方式,转移、分摊电梯运行风险。
“在加装电梯时,一定要让业主意识到后续的维护保养问题,约定好资金筹措方式。”王其说,在房屋出租或交易时,建议在合同中对电梯维保问题进行相应约定。应该设立电梯维保公共基金,将电梯的广告收入、政府补助资金等部分纳入专项基金,设立电梯专项公共基金账号,专款专用。
做得不好的物业服务企业 建议纳入行业黑名单
老旧小区经过改造,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小区也迎来新面貌,人们的幸福感也得到大大提升。如何让这种幸福感长久地持续下去?
科协界别委员俞梁认为,老旧小区应该有物业或准物业,也要有业委会。同时,更要发挥社区的引领作用。他建议,应探索在社区居委会下设专门的物业管理委员会。“如果小区有业委会,那么,由物业管理委员会监督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如果小区还没有业委会,那么,就暂时由物业管理委员会行使业委会职责,并在业主申请成立业委会时进行全程指导。”
针对业委会,俞梁建议应建立“权责一致”的运行机制,明确业委会职责边界,优化其成员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并公开业委会资产资金收支使用。
针对物业服务,他建议制定杭州物业服务基本项目及标准,建立物业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探索物业履约保证金制度,并完善物业服务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比如,引入第三方考评机制,对违反法律法规及侵害业主利益的物业服务企业,纳入行业黑名单。同时,物业管理委员会可以对无故拒不交纳物业费的业主进行调解,并建立业主诚信档案,促进业主自觉履行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