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14天,我们挺过来了!第二个14天,我们这么干!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2-08 07:32   

出门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对于“不得已”需要出门的人员,一定要戴口罩。尤其是去市场、商场等人群密度较高的场所,应全程戴口罩,不拥挤,不抢购。

杭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出门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如果必须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当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出现疾控部门认为需要医学观察的,一定要积极配合。

最近的15秒和50秒传染案例引起百姓关注,对此,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旭初表示,有一点提醒广大市民注意,两位病例在跟前面的确诊病人发生接触的时候都没有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不佩戴口罩,会大大增加感染的几率。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疫情期间有实在拖不得的病要去医院,一定要戴口罩。

外出回家后,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完好、无异味或脏污的口罩,可放置于居家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需要丢弃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

随时保持手卫生,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错峰返杭分批返岗

开小会也要控制时间

2月10日起,杭州全市企业将分类分区分时段有序复工。杭州市委市政府特意给全市企业写了一封信,要求企业尽量安排外地员工错峰返杭,灵活安排员工分批返岗。

返工、返岗后,在工作场合,人员的流动和聚集会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如何做好防护?杭州市疾控中心发出提醒,员工进入工作场所前首先要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内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如果体温超过37.2℃,即便没有武汉旅游居住史或和武汉回来的人有密切接触,也建议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要注意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要注意保暖。同事之间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在公共活动区域建议佩戴口罩。

对于有员工食堂的单位,最好采用分餐、错峰进食,提倡食堂供应盒饭,避免人员交谈,就餐前记得洗手。

此外,市疾控中心还强调,疫情期间建议不举办会议,必要的小型会议也要严格控制时间,如果会议时间过长,一定要开窗通风1次。参加会议人员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参会人员的间隔距离达到1米以上。

有人一天测好几次体温 如何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当前,浙江省多地采取最严管控,对大多数市民来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健康宅家也很重要。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精神医学专家、副院长章健民说,目前大部分人能够平安在家度过。“有些人在这个期间产生焦虑情绪,事实上,适度的焦虑应该还是有好处的,至少能够提高公众的一个警觉性,帮助公众能够客观认识疫情,让措施在个人防护当中做得更加全面细致。”

但也有少部分人会出现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包括躲避行为,感到不安、害怕,盲目地反复消毒,过度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比如,可能一天测好几次体温;也可能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易怒、攻击行为等;还有的担心自己影响到家人、朋友,担心亲人和朋友的情况,还有的会出现自责感等。

章健民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面对现实,以平和的心态,配合防控措施的贯彻。

第二,降低自己的自责心理,要改变我们的认知,降低耻辱感,我们的共同敌人是病毒,而不是你。

第三,要增强自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情。可以把关注点转移到喜欢的事物上,适当运动,听听轻松的音乐,看书,保证睡眠时间,减少熬夜;也可以通过微信、QQ、电话等向他人倾诉,或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第四,要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熬夜、饮酒等。

如果有需要,出现明显的恐惧、焦虑、失眠、自责等,可以打心理热线寻求心理疏导。

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强抗病毒能力

特殊时期,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

“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强我们对抗感染的能力。”省级名中医、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杭州市中医院院长张永华说。紧张、不安、焦虑,这些心理变化会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影响我们的免疫力,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就会降低,更容易受到感染。同时,剧烈的心理变化还会引起很多心身疾病,比如失眠、头痛、血压波动、胃部不适、肠道功能紊乱等等。这些疾病又会进一步削弱机体抵抗力。

“所以特殊时期,保证每天7-8小时的良好睡眠比什么都重要。”最新研究表明,人们常常感觉到生病之后会困倦,其实更是一种人体的自我修复。睡眠不仅是生理规律,更是自我修复和对抗感染等疾病的需要。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张煜锌 陈彦汝 通讯员 严敏 应晓燕 徐尤佳 设计 朱玉辉  编辑:陈俊男
返回
从这两天的报告数据来看,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在减少。可以看到,目前以春节前返浙、来浙人员为主引发的第一波疫情已基本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