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4年获省“平安区(市)”称号、连续7届获“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解读平安临安的“治理密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1-10 09:06   

浙江日报讯 “郡县治,天下安。”长治久安的胜景,来源于各区域的善治善成。

连续14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区(市)”称号,连续7届获“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18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这是杭州市临安区交出的一份“平安答卷”。

社会治理体系中,基层是社会的单元细胞,也是感知社会需求最敏感的触角。临安陆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13个乡镇,306个村(社)。地域面积大,基层社会治理情况较为复杂。如何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临安积极探索在党建“领和”、社会“协和”、多元“调和”、智慧“促和”、文化“育和”、法治“守和”的 “六和”框架内,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

瞄准矛盾源头,筑牢前端防线,临安区还以人民的诉求为中心和出发点,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机制共振、多样资源整合,构建多元、分层、递进的纠纷解决体系,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矛盾前移 源头治理

强化基层“前端”服务

近期,杭州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的一对夫妻闹离婚。妻子赵女士认为自己与丈夫潘先生性格不合,决定离婚,但两人就孩子的抚养费和探视问题一直无法达成一致。

赵女士来到法院起诉离婚,这才听说临安法院在上田村有一个“微法庭”,可以帮助大家处理纠纷,于是便要求通过“微法庭”处理与丈夫的纠纷。收到赵女士的请求后,临安法院联系了上田“微法庭”的特邀调解员——上田村党总支书记潘曙龙来调解双方的纠纷。

为避免双方一见面就争吵,立案法官建议通过设立在上田“微法庭”的浙江ODR平台进行在线调解。一边是坐在法院视频调解室的赵女士,另一边是在潘曙龙陪同下、坐在上田村“微法庭”的潘先生,双方通过浙江ODR平台进行在线调解。

这种“背对背”的调解方式,由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分头行动,让双方在较为冷静、理智的情况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缓和了双方的对立情绪。最终, 在法官、调解员以及潘女士母亲的努力下,双方就孩子抚养费和探视问题达成一致,同意调解离婚。

这是上田村“微法庭”通过在线平台调解的一起案例。2018年9月,全省首个“微法庭”在临安板桥镇上田村成立。这个新的机构,整合农村干部、网格员、乡贤等基础治理资源,助力培育1批乡村“法治带头人”,依托“移动微法院”“浙江ODR”和“庭审直播”3个智能平台,实现包括沟通联络、及时就地化解纠纷、提供智能司法服务、助力农村普法宣传、协助法院送达执行、开展党建共建提升干警能力水平等6大功能。法院通过参与基层治理,强化法官清廉务实作风,把司法资源下沉到基层,让司法实践中锻造出的智慧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提升乡村依法善治水平。

在广袤的农村,讲人情关系已是一种习惯。作为村干部,由于法律知识有限,一些矛盾调解起来比较吃力,也不敢去调解。而在法官看来,打官司消耗精力与成本,常常是“赢了官司,伤了和气”。如何平衡好法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法治带头人’是核心。他们带动当地老百姓提升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真正发挥出‘微法庭’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一体的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实现了‘纠纷从哪里来,调解回哪里去’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线平台也解决了案多人少的问题,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法官在基层的指导作用。”临安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从源头消除矛盾,使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实现诉源治理。目前,全区已挂牌成立微法庭137个。在“微法庭”作用下,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上田村的成讼案件下降至15件,调撤率跃升至93.33%。2019年,临安区的万人成讼率继续呈下降态势,降幅达8%,诉源治理成效明显。

诉前会议,便是临安区创新实施的一项诉源治理的措施。检察人员在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以召开会议的方式公开听取侦查人员、当事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员等多方人员的意见。

2019年1月至4月期间,临安区检察院先后受理了区公安分局移送的电信诈骗系列案件共5件70余人。先后8次组织侦查人员、被告人、律师等相关人员召开诉前会议,将退赃退赔和认罪认罚列为讨论事项。最终,14名人员主动退出其所参与的全部诈骗金额,对犯罪情节轻微或显著轻微的14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对49名被告人提起公诉,59人自愿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成追赃挽损67万余元。并在诉前会议上对拟不起诉的涉案人员开展专题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诉前会议在依法办案的前提下,彰显出司法的人性化,让法律有尺度,更有温度。据统计,临安区先后在167起案件中适用诉前会议制度,实现促成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达成刑事和解,追赃挽损,排除案件质量隐患等效果。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王逸群 江萍  编辑:张翟
返回
他们带动当地老百姓提升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真正发挥出‘微法庭’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一体的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实现了‘纠纷从哪里来,调解回哪里去’的效果。同时,“四联民坊”还包含“四平台”以外的服务内容,如一站式矛盾调解、社会心理咨询、法律维权服务等,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全力构建“最多跑一地”的基层治理体系。众人拾柴全民共治凝聚社会善治“合动力”随着一个个人员联合、力量联动、资源共享的社会组织新单元建立,诉源治理的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基层自治、社会共治、平安共享”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