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塘是最早的海塘,结构简单,且一直是海塘的“主力”,一直到清代鱼鳞石塘修建后,土塘才从“主力”变成“配角”。
在还是“主力”的时候,土塘其实压力是很大的,因为是泥土浇筑的,每次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它都不太能扛得住。所以,土塘时不时就会坍塌,赶上潮水时,洪水拦不住就直冲杭州城。
到了五代吴越国,钱镠称王后,钱塘江边的海塘,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变成了竹笼石塘,那结构就复杂多了,由滉柱、护基木桩、“竹笼沉石”、土塘等筑成。简单来说,是把竹片编成竹笼,里头放上巨石,层层叠叠堆成堤坝,然后再打上木桩,保护海塘。
2014年,考古队在江城路下发现的海塘,就是五代吴越国捍海塘,它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是杭州乃至全国历史上,朝代最早,且能见到实物的海塘。
那时候,是谁拍板,建了竹笼石塘?钱镠。在钱塘江南岸,就有韩美林创作的“钱王射潮”雕像。
史料记载,土塘一次次挡不住钱塘江大潮,让钱镠也很烦恼,他是留下记录的:“溯自唐贞观以前,居民修筑,不费官帑,塘堤不固,易于崩坍……自秦往山东南18堡、数千万亩田地,悉成江面。民不堪命,群诉于臣。”
910年,在钱塘江边,钱镠举办了祭潮神仪式,举全国之力,“造竹络,积巨石,植以大木”修了竹笼石塘。
杭州城的规模,也因为这个海塘慢慢扩大:先是造了东南城墙,新建通江门、候潮门,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闸、浙江闸,阻止咸水倒灌,减轻潮患;过了几年,以前受潮水冲击的碱地,慢慢变成良田,能种地了,杭州人生活的城区,也就从中河扩大到了东河。
竹笼石塘沿用至宋代,又变了,改柴塘。
宋代,杭州地方官先后筑塘21次。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杭州知府戚纶,还有一位转运使陈尧佐,改用梢料护岸,薪土筑塘,以护其冲,设法防捍,并集材役工数万,筑成一条七里长堤,防止了海潮的冲涌,也保障了运河的正常航行。
简单来说,宋代的海塘修筑,迎水面是木桩柴条,背水面是夯土,一层黏土一层柴条,层层叠叠铺上十几层,柴塘上再用三排木桩固定。
2015年,考古队在萧山区的北海塘遗址,发现了保存基本完整的柴塘遗存。
柴塘从宋代一直沿用到清代,并没有抛弃,而是精益求精,边用边改进技术。之后,又先后出现了条块石塘、丁由石塘、大石塘、鱼鳞石塘的演变。
比如条石海塘,将大块石条打磨平整,交错叠置而成,石条间以铁锔和榫连接。
鱼鳞石塘,用上千斤的重条石逐层上叠,从侧面看塘身,层次排列如同鱼鳞一样,层层缩进。
鱼鳞石塘,在海塘遗址博物馆就看得到,也是它的由来。2013年5月,建九堡文体中心前,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来做先期勘探,一挖,就挖出了一段梯形古建筑,是明清时期的古海塘遗址。
这处海塘上窄下宽,呈“梯形”,共10层,每一层都由长条形石块堆砌而成,逐层上叠,像鱼鳞一样。为了更好地保护它,干脆将文体中心的一层和地下一层,建为了海塘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