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昔日的杭州菜篮子 寻找炊烟袅袅的“瓜山味道”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11-22 08:01   

陈晓丽

吃饭时,喜欢端着碗到左邻右舍去串门

(上世纪)80年代的瓜山村,都是聚族而居,彼此都住在附近。吃饭时,喜欢端着碗到左邻右舍去串门,或者坐在外面,边吃饭边聊家常。全村几乎没有外地人,平时白天大门都是开着的,谁家有事都可以照应,邻居比亲人还热情。遇到红白喜事,各族的男女老少都会齐心协力来帮忙。

姚晨蕾

瓜山村宴是我吃过最美味的喜宴

瓜山邻里之间的关系是难得一见的,亲戚邻里都要互相扶持,也都曾被帮助过。印象最深的是村宴,这也是瓜山民俗重要的环节之一,买菜、烧菜、端菜、洗碗等一系列的工作,都由亲朋好友帮忙互相完成。可以说,瓜山村宴是我吃过最美味的喜宴了。

沈国良

咸带鱼油里煎一煎,饭多吃一两碗

粮票、肉票、煤饼票、布票、水产票……我七八岁的时候,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没有票根本买不到副食品,更没钱到菜市场买鸡鸭鱼肉海鲜吃。家里的自留地里种蔬菜,农田里捉点鱼虾、泥鳅,就已经是很不错的菜肴了。

我记得,那时候,一块豆腐要四分钱,咸带鱼(凭票)两三毛钱一斤,但一般都买不起。难得买点回家,油里煎一煎,香喷喷的,饭都多吃一两碗。过年的时候,要起早到拱宸桥菜场排队买菜,能买个猪头已经不错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青 通讯员 桂慧君 王佶敏  编辑:张翟
返回
8月,上塘街道向瓜山村村民发起“我和瓜山的故事”征文活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有100多人投稿。陈璐放学买上五毛钱的炸虾片,一路慢慢吃回家对儿时的我来说,庙门前真的是顶顶热闹的地方了。几场比拼过后,大家都大汗淋漓,相约着去小卖部里买棒冰吃,吃得满手都是黏答答的糖水,然后一个个被妈妈喊回家补白天没有完成的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