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记者 刘云 岳雁 通讯员 靖豫杭 杭建宣
目前,65个杭州老旧小区正率先开始“变脸”之路。
下城区潮鸣街道小天竺社区回龙庙前4弄,这里是杭州最先揭开面纱的老旧小区改造样板房。
青砖白墙,灰色雨棚,整齐划一的防盗窗、晾衣架、花架、空调架镶嵌其间,配上午后的暖阳,回龙庙的五层楼房,“谋杀”了不少过路行人的手机内存。
换上了现代化的智能门禁系统的楼道门,新建的小凉亭,楼道内的可收缩座椅……这些都是这次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后新添的。作为杭州首批13个老旧小区试点项目,小天竺、知足弄两个社区,近8000户居民受益。
而在拱墅区上塘街道瓜山社区,另一个刚亮相不久的样板房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杭州首个未来社区样板房。
破旧的城中村转身变成了洋气的公寓:雪白外墙、暖黄色木窗、种满植物的小阳台,走进公寓大厅,更有现代化的会客厅、水吧台、咖啡吧和简易料理区……
这次改造不就是把墙刷刷白,把地铺铺平吗?面对新一轮的老旧小区改造,不少人会有这样的质疑。
“这一次我们做的不再是单项改造,而是把这些年急需改的,例如污水零直排、消防安防、房屋本体修复等‘必改’项目,以及加装电梯、停车泊位、中心景观、养老幼托等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可改’项目,统一规划,综合改造。”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正在告别补丁式的、涂脂抹粉式的改造。”上城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们打算规划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做成真正的精品。仅仅是紫阳街道新工社区的方案他们就反复调研修改了两个多月,将开展从设施提升、社区服务,到环境打造、文化建设等全方位综合改造。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未来的3年,杭州的各个角落,都将迎来一场不一样的“换脸”。
武林门新村
老小区用上了智慧用电魔眼系统
好比每家每户多了一个“电管家”
武林门新村,名字里带个“新”,但它建于上世纪80年代,哪怕在老小区密集的马塍路,排“老”的话,它也是排得上号的。
以前我去过很多次,那真是一个被岁月腐蚀的破旧小区,进了小区门,到处都是弯弯曲曲的围墙、破旧的辅房,还有杂乱不堪的车库,窄窄的小区道路边上,各种车辆停放,混乱无序,连骑车都得侧身而过。
还有电气线路老化、天空蜘蛛网密布,以及随处私拉的电线……不知道多少人去看过房子,听老居民一顿牢骚后,只好打消买房的念头。
2018年8月,武林门新村启动了美丽家园改善项目,在投入1200多万元后,476余户居民的生活改善是显而易见的。
小区道路两边,15间辅房、6间车库、小围墙都拆掉了,所有阳台水进行雨污分流,小区里设计建造了中心公园,设置凉亭、彩色游步道800米等,生活气息一下子就浓了。
尤其是车位,以前小区里满打满算30个车位,现在把地方清空后,整整齐齐规划了130个,还包括5个孝心车位。
老小区还用上了智慧用电魔眼系统呢,好比每家每户多了一个“电管家”。
“电管家”是怎样管家的?电表箱打开,一幢楼10户人家的电表都在里面,每户人家用电,所有电器的功率,同时间总和不能超过5500瓦,不然就超载了。闸跳掉了,究竟是哪家有问题?以前根本找不出来。现在,用手机App打开用电后台,一眼可见。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发预警。
比方说,一户人家,同时三台空调、一台热水器、一台电视打开,总功率超了,后台的红色警报就会亮起,报警信息就发到了居民手机上,提醒赶紧注意。居民要是没办法及时处理,工作人员就会后台操作,一个按键,先把家里的电关掉。
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火灾。尤其是像武林门新村这样的老小区,电气线路老化很严重,住的老年人又多,消防隐患很大。现在,智慧用电系统相当于用物联网技术帮大家提前发现和处理隐患。
武林门新村的转变是很快的,但背后的困难也是很大的。
在整治中,拆除了横阻在道路中间各类房屋1100平方米,6排自行车库、拆除修补围墙近千米,彻底打通了小区的生命通道。说说很容易,要拆,是经过与11家产权单位及小区居民长达2个月的沟通协商后,才最终征得全体业主同意的。
老小区改造好了,居民体会到了好处,自发组建自管小组,全面实行“我的家园共同体规范化”服务管理,以自管小组为主导引入专业物业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老旧小区所有事政府兜底管”到“我出钱、我出力、我们自己管”转变,推动无物业老旧小区实现居民自治,真正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