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之“跃”——从零起步到产业“全链条”
家住漂亮的3层小楼,秋日的阳光洒向门口的漂亮庭院,背后就是一望无垠的茶田……73岁的双浦镇上堡村“非遗传承人”楼小红感到,生活是如此的惬意。
出生于解放前的楼小红,与家中世代种植的3亩九曲红梅茶,一起经历过兵荒马乱,也见证了家乡一步步平复、发展到崛起的过程。楼小红自豪地说,“你知道吗,1950年左右,一斤九曲红梅的售价仅几分钱。如今,上品的九曲红梅可以卖到数百元乃至上千元。”其中,有种植、加工技术进步带来的品质改变,但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
“以前,大家连饭都吃不饱,谁会有闲情喝茶呢?现在,茶不仅是一种休闲,更是一种文化。”楼小红说。
从吃饱饭,到生活好,这一百姓眼中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区域跨越式发展的缩影。据统计,1949年,西湖区个体手工业年生产总值仅5万元左右,其他产业基本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基础几乎为“零”。在土地改革解决了“吃饱”问题后,借改革开放春风,西湖区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经济的活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湖区围绕“六高”目标,纵深推进“五大行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呈全面加速态势。
2019年上半年,西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1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财政总收入184.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1亿元,同比均增长10%。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更是交出了高分“答卷”——同期,西湖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69.8亿元,同比增长26.4%,创出历史新高。
“在创业过程中,我有过失败,有过迷惘,也感到压力。这时,是政府给了我关怀和帮助,更有底气,在不断试错过程中不断进步,最终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个推创始人兼CEO方毅表示。
今年3月,“个推”成功登陆创业板,引领了A股“数据智能”新风向,成为西湖区又一家上市的数字经济企业。截至目前,西湖区上市企业数已达22家,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上市企业2家、挂牌企业7家。
不少上市公司负责人说,之所以能在西湖区取得成功,是这里既有日新月异的创新土壤,又有春风化雨的创业氛围。这里有浙大、有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这里还有紫金港科技城、之江新城、云栖小镇、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等系列产业平台,共同形成了以“两城六镇”为主体的平台集群,构筑了支持产业发展的产业“全链条”。
西湖区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西湖区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扶持意见》《关于加快西湖区影视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意见》等政策,无论从力度、持续时间、转化率等方面,都创造了行业之先。
此外,西湖区还制定产业链招商规划,全面整合土地、楼宇资源,外“引”内“孵”,不断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之源。今年上半年,航天五院杭州中心、中铁建集团华东总部、喜马拉雅华东区域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西湖区,持续开展的西湖区“双集中”活动共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196亿元,开工项目38个、总投资3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