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比较有竞争力、创新力的是大湾区 杭州有这个条件,未来的格局会更大、更有竞争力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9-11 07:42   

清楚地记得

一次北冰洋的出海经历

研究海洋必到海里去。

“人生中,经历的一些极端,总是让你记忆深刻。”戴院士告诉我们,他还清楚地记得一次北冰洋的出海经历。“那里只有在夏天,船才开得进去。”整整一个月,很艰苦,每天平均只能睡2个小时。“要不停地工作、采样、处理,不得闲。”

当然,还有海上瞬息万变的状况,比如:大风浪。“有次在南海,遇到11级风浪。我们的船迎着风浪,走了2天2夜,以每小时2海里的速度,非常缓慢地前行。”戴院士说,风浪打在船上,很惊险,“我在驾驶室里,看着风浪过来,就那么一瞬间,把船舷的铁栏杆吹走。这就是大自然的能量。”故事惊心动魄,但戴院士诉说的时候可谓波澜不惊,“这种场景没到海里是感受不到的。”

最近20年,是中国海洋科技发展最快的时候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出海意味着放松、好玩。但科学家们的出海可是另外一种光景。

“科考不是简单去测数据,是带着科学思想,带着假设去验证。”戴院士说,海洋是变化多端的自然体系,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我们都知道,河水是流动的,有三维立体结构的。古希腊哲人曾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海洋更复杂,是三维立体结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时间轴,这是非常动态的过程,海水里还有生物,化学物质等。”

戴院士说,正常情况下,人的徒潜能达到几十米,再往下,必然需要借助各种先进的平台和仪器去观测海洋。这是强国才能做的事。最近20年来,可以说是中国海洋科技发展最快的时候。

倒推20年,一件事让他至今难忘。“当时的仪器很初级,第一次看到海里一些现在认为很普通的东西,觉得不得了了。”他说,2000年之前,中国科研人员拥有的条件是现在难以想象的。而海洋科学研究,需要携带大量仪器出海,在海上开展观测与实验。他们一度只能借用国外的实验设备。

“当时和国外的科研水平差距太大了。”他说,这是一种很真实的感受,当时心里就想,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先进平台、道具,搞好自己的科研,建立好团队。

这一切最终有了成果,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有了厦大建造的世界顶级科考船“嘉庚号”。“现在‘嘉庚号’已经成为了厦门大学的第五校区,也是走向国际的移动校区。”

在厦门大学,他们还成立了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家级的科技平台。戴院士也牵头建立起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自由的学术团队,在这个团队,每个人都能找到既属于团队又属于自己的舞台,并且乐在其中。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陆丹 摄影 江玥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我是个书生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书生“怎么想到从事海洋碳循环研究呢。清楚地记得一次北冰洋的出海经历研究海洋必到海里去。戴院士祖籍萧山,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1987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1995年在法国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