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记者 张倩 通讯员 徐小夏 郑梅珊子)
上城区地处杭州市中心,是我省区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区。
近年来,上城区以落实“六和工程”为契机,乘势而上,从“细微”处着手,不断挖掘基层“微治理”的潜能,用一个个精细化的治理细胞单元构筑起“善治”大局,力求社会治理“亩产”最大化,为杭州市域社会治理提供了诸多上城种子、上城果实。
红色网格、公民警校、上城微智芯……多年实践,一个个基层创造、一条条治理妙招在这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区开花结果,显示出旺盛生命力。
从细微处着手聚焦社区治理
越走进上城,古迹、景区、商圈的印记越浓厚。这方不足2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拥有6个街道和54个社区,超过30万常住人口,以及杭州50%以上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
复杂的城区特质,给治理带来压力。为缓解这种压力,上城区开出了“药方”:把治理重心下移,从“细微”处着手,“死磕”基层“微治理”。
城市治理的最“细微”处在哪里?在社区、在网格。为将社区和网格作用最大化,上城区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微治理”的上城路径。
清波街道柳翠井巷社区年代久远、基础设施陈旧,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问题后,及时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并反馈至网格。如今,该社区物业和为老服务有了大提升,居民喜笑颜开。
“能迅速整改提升,靠的是我们‘网格+党建’。”清波街道党工委书记介绍,清波街道将党组织嵌入网格中,推动社工驻点进网格、三联三领部门入网格、三方联动到网格、在职党员作用发挥下网格,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效能有很大提升。
以“红色网格”为基础,上城区创新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党委、居民委员会、物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共治模式,涌现出大批生动实践——
紫阳街道搭建群众民主议事平台,推动新工社区“微更新”改造提升工程圆满落地,成为杭州市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的样板工程。
南星街道馒头山社区创新打造“邻里中心”,推进“三社联动”迈向“社会联动”,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社区生活共同体。
湖滨街道打造全国首个社区民主促民生工作平台“湖滨晴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十年由晴及雨、由雨看晴,成为上城基层治理的独特风景。
上城区创办的全省首家“公民警校”,将党建引领贯彻到基层“神经末梢”,3年时间提供各类情报线索近2万条,协助抓获各类嫌疑人近千名,辖区119个小区连续3年“零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