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岁良渚古城遗址扛住了台风,专家给“家庭医生”打出高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8-18 17:07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马黎 通讯员 郭楠 文/摄

“截至8月13日,2019年共发布9次高温预警,15次暴雨预警,3次台风预警。”

这不是杭州天气预报,而是来自新晋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自然环境的最新“体检”数据。

“我们抗住了这次台风,没有问题!”

8月13日,“利奇马”离开后的第3天,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天朗气清,体感温度39℃,站在良渚古城南城墙遗址的大棚子下,面对一众专家的现场检查,杭州良渚遗址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郭青岭很有信心。

杭州良渚遗址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这个长长的单位名字,其实是一位365年24小时全天候值班的“家庭医生”。它的存在,只为全心全意照顾一个人——5000岁高龄的良渚古城遗址。

作为世界遗产,遗产地需要定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遗产地评估报告,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遗产监测。

但是,良渚古城作为脆弱的土遗址,又生活在中国南方多雨潮湿环境,它的身体状况本就不太稳定,怕风怕雨,土体太干燥,容易开裂和风化,太湿润也不好,会长苔藓等微生物病害问题,有点像美丽的林妹妹,要把她照顾好,真心不容易。

因此,从日常的小病小害,自然环境、游客多不多等各种方面,这位医生需要上天入地,全覆盖监测。良渚申遗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正是因为有了它实时有效的保护。

如今,监测中心正式运行已近一年,“体检”做得好不好,预警系统灵不灵光,来自全国各地文博、遗产监测行业的9名资深专家亲自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检查——8月13日,良渚古城遗址监测预警和申遗档案信息化建设验收会,在监测中心举行。

最后,专家组开出了一张验收报告,给这位家庭医生打出了高分:通过验收。

(一)

来之前,专家们对前几天的台风非常担心,尤其是良渚古城南城墙,能不能扛住啊?

南城墙是遗址公园里为数不多的真实裸露展示剖面的点,土遗址的展示向来是老大难问题,而它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得经受各种考验。之前,南城墙曾经搭了一个棚,但只要一下雨,石头会被雨水淹没,一直要淹没到泥土堆筑城墙的地方,湿度很大,很容易崩塌。所以之前南城墙要不要现场展示,专家们讨论了很久,后来经过论证,南城墙才确定剖面现场展示。

因此,良渚遗址管委会请来了外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做了保护处理,搭了一个完整跨越南城墙的大棚,等于把这个区域的雨水挡住了。

“台风的瞬间雨量太大,我那天是很担心,怕来不及抽水。”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看着南城墙下的铺底垫石,安然无恙,放心了。

自然环境,是监测系统8大类中一个重要门类。比如“利奇马”那天来杭的实时风速、半径,多大的台风对良渚遗址会有影响,都有数字的记录。

“排水坑在哪里?”郑建华问。

“就在我们脚下。”郭青岭指指木板下,“挖了一个深坑,这里只要一积水,水就会自动引到坑里。坑里的水一到某个水位,就会自动抽水排水,几台水泵同时开,目前看还蛮有效的,尤其经受住了这次台风,包括台风之前还有一次暴雨,它扛住了两次。”

“那就证明这儿排水没什么问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柴晓明提醒,也要注意垫石下面不能太干,“太干反而不行,一定要维持一个状态。”

那么,监测中心最重要的监测预警系统到底灵不灵光?

验收会上公布了一组最新数据:已累计巡查504人次,发现异常情况18次,3次巡查预警发布,巡查月报14份。

工作人员也公布了一次预警处理过程:2019年1月14日,工作人员监测到秋坞遗址水位上升,淹没了展示平台和步栈道,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立即赴现场踏看核实,上报良管委,相关部门立即采集措施,1月17日情况就得到了解决。

医生的效率果然非常高。

钱报记者来剧透一下,这个“危机处理”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工作人员每天会拿着最新开发的良渚监测云APP巡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马上上报、审核。问题如果很大,就会升级到预警。之后,区域负责人日常跟踪记录,进展,直到问题解决。

看下面这组动图,会更直观一点——

“发现异常到上报,中间隔了多长时间?” 听完介绍,故宫博物院信息化中心原主任、研究员胡锤第一时间提问,“预警信息能不能直接送到良管委?数据能否第一时间送到操作部门这里?信息化不能脱节,效率要提高。”

来源: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马黎 通讯员 郭楠 文/摄  编辑:管鹏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