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记者 孙晶晶 通讯员 邵帅)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戌时,夜晚7点到9点。此时的杭州,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换上长袖长裤,翻看维修报表,准备好晚上要用的维修材料,周岐开启了这一天的工作。
今年34岁的周岐是杭州市路桥集团照养护项目部的一名电工。他所在的项目部守护着杭州11多万套市管景观灯的安全。这些景观灯主要分布于杭州的各大高架路上。
高架维修景观灯与修理普通灯具不同,它需要高空作业,或坐登高车,或在高架上放置吊篮作业。
前期的路面安全维护准备,再加上高空作业时间,非常耗费时间,周岐所在的养护班组一般一个晚上只能更换维修20多套灯具。最近杭州一直高温在线,灯具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维修率比平时高了10%-20%。这给周岐和他的同事们,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
灯具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近来维修率上升10%-20%
从2010年进入这个项目部,周岐一直都是夜班。晚7点上班,次日凌晨下班。
维修为什么选在晚上?周岐说,一来考虑到交通,白天修灯会影响道路通行。二来换上去的灯效果好不好,晚上看起来比较直观。
尽管避开了白天的烈日,最近的高温天还是让这些高架灯具的养护人员有些心急。
“灯具经过白天长时间的暴晒之后,晚上一通电,线路就容易烧断。这几天灯具的故障率大概增加了10%-20%。缺亮如果不及时修补,会影响夜晚的高架景观。”他说,自己朋友晚上回家都会和他说哪里哪里不亮了。
周岐所在的班组一共5个人,配了一辆登高车,一辆皮卡车。每天晚上,巡查组的同事会把故障报到他们这里,排好计划后就要挨个去修。“一般的故障需要在24小时内完成。”
采访当晚,他们的第一个活在上塘高架,靠近大关迪卡侬。他们从单位开车出发,到目的地已近8点。周岐下了车,一眼就看到了那盏不亮的灯。“一长串柔和的光带,这处断点实在是太惹眼了。”
长袖长裤、安全帽、夹胶手套穿戴“全副武装”就如蒸桑拿
班组到达位置后,需要先放置路障及指示牌,搭出一个临时的“安全区”。按照作业规范,这个区域的长度起码要达到50米。维护牌须按次序摆放,依次为限速牌、爆闪灯、导向牌和施工牌。班组5个人,大家分工合作,十多分钟后,安全准备工作才算做完。
接下去,就轮到电工师傅登高把有故障的灯具拆卸下来,再换上新灯具。整个操作过程需要两个人完成,一个人操控登高车,一个人负责修复灯具。
周岐和另外一位师傅长袖长裤,戴上工作手套和安全帽,再披一件反光背心,系上安全带,“全副武装”之后才登上登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