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边,一所没有围墙的警校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7-05 08:11   

打造品牌

这是“枫桥经验”的都市版

今年“五一”假期,一群肤色各异的外国人每天跨越大半个杭州,从小和山赶到西湖音乐喷泉。每当音乐播放结束,人群如潮水般涌出时,身穿红马甲的他们就手拉手,排成人墙,帮助现场民警疏导交通。他们并非为了风景而来,却成了杭城的一道美景。

这些外国人都是来自“公民警校”国际驿站的学员。去年4月,“公民警校”在所有社区建立分校的基础上,开始建立具有专业化特色的分校,形成“1+54+X”的办学模式。目前,已建成国际驿站、浙大二院分校、妇幼分校、看守所分校、交警分校、巡特警分校等6家特色分校。

一年来,国际驿站共发动国际志愿者组织各类活动60余场,处置各类涉外案事件60余起,志愿者队伍也从不足10人增加到130余人。他们在协助安保巡逻、为外国游客提供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4月,国际驿站成立一周年之际,国际刑警组织考察了“公民警校”国际驿站并对其大加赞赏。

“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通过‘公民警校’平台,了解中国、爱上中国。”上城公安分局民警、国际驿站负责人陈奇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照片,就在今年6月初举行的杭州西溪龙舟赛上,来自巴基斯坦、乌克兰等肤色各异的志愿者,摇着船桨,奋力拼搏,冲向终点。陈奇希望,国际驿站能成为杭州国际化的又一张“金字招牌”,并有朝一日成为全国的亮点。

与社区分校相比,特色分校以专业见长,培训和服务对象也更为细分。如交警分校由交警任教官,通过培训,提升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联合杭州妇联,打造妇幼分校,让更多妇女儿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看守所分校对在押人员进行普法教育,将“犯事人”转变为“守法者”;巡特警分校通过对路面民警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让他们依法执法、文明执法。

“只有将不同层面、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组织起来,让老百姓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才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中国公民警校少年警校论坛”上,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首席专家、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林直言,“公民警校”不仅培养了公民的治理能力,同时也树立了群防群治的意识,可谓是“枫桥经验”的都市版。

谈到公民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徐林认为,应该为公民搭建一个更广阔的、更易接近的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探索出一条警民协同共治的新模式。他建议,下一步,“公民警校”不仅要拓展特色分校,更要打响民间组织的品牌效应,同时细化分工、加强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短期长期相结合的方式,丰富课程形式。

“‘公民警校’、‘少年警校’的萌发和发展,正是对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动探索和生动诠释,特别是杭州的‘公民警校’,坚持党政领导、公安主导、社会参与,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好互动。”浙江省警察协会主席华乃强表示,作为“枫桥经验”的都市版,“公民警校”的表现形式不同,但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核心要义始终不变。

公民警校的来由与实践

“公民警校”(CPA)最初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前身是各类社区学校,其目标是教育公民使其更加支持和理解他们的警官和警察局,参加或组成各种志愿者组织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使其在社区中更加积极和富有建设性。2010年上海成立国内首个公民警校,之后深圳、苏州、杭州等地陆续跟进,纷纷设立面向不同年龄段民众的警校。

上海“公民警校”

建于2010年,是全国公安系统中成立的首家以人民群众为办学对象的办学机构。基本架构为上海公民警校本部、市公安局业务单位下属分校、全市公安基层派出所办学点三级办学体系,已经培训学员超过41万人,在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新加坡“志愿特警”

新加坡通过精心挑选、培训,最终选出1000名18岁至60岁的市民成为志愿特警,他们与警察穿着相同的制服,一起巡逻、执法,也可佩戴枪支。由于这些志愿特警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因此只能在夜间或者周末协助警方。

澳门“青年警校”

主要围绕12岁至25岁的青少年开展消防等方面的培训,通过让这群青少年树立公民意识,之后再辐射到他们身边的人。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叶临风 林丹 通讯员 程建喜  编辑:郑海云
返回
从最初为护航G20杭州峰会而成立,之后全区54个社区都成立分校,再到如今开设“国际驿站”“妇幼分校”……3年来,杭州上城区公民警校已走出8万名学员,他们成为守护家园平安的中坚力量。论坛上,中国警察协会副主席马振川直言,杭州上城区开办“公民警校”的探索,是“枫桥经验”的发展和创新,将在打造平安共同体中发挥巨大作用。基本架构为上海公民警校本部、市公安局业务单位下属分校、全市公安基层派出所办学点三级办学体系,已经培训学员超过41万人,在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