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墩集研堂重修 迎来最庄重的工程——复古的上梁仪式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6-23 08:31   

“公馆”“学校”

集研堂曾见证一个村庄的起伏

集研堂的地址是西行桥70号,也是杭州市第六批历史保护建筑之一,当地老百姓称为南阳坝会馆。在现场,当地人口中“会馆”“学校”,说的其实都是这里。

现场,三墩文化站站长朱嫣红告诉钱江晚报记者,集研堂建于清末,有前厅、两侧厢房、后面大厅三部分,是三墩当时最兴旺的朱泰和家族所建,也是当时三墩士绅、名流、业主的重要活动场所。

“据说每年秋天,丰收以后,当时三墩地区有身份的乡绅、商行的业主,还有家里有田地的人都在集研堂聚会。根据当年农作物的收获情况等等,来核算农作物的价格、土地的租金等等。”朱站长说。

会馆也有人称之为西行会馆,因为边上就是西行码头,是三墩当地最大的码头。

当年集研堂所在的三墩,油坊、印染、食品加工等行业都很发达,而会馆见证了三墩手工业的兴旺与衰落,解放后这里曾是南阳坝村集体养蚕的地方,大厅做过当年的学校礼堂。现在50岁不到的三墩本地人,很多是在这个学校读的小学。

如今重新修的集研堂是翻看存档的文件准备按原样修复的,有一些雕花的梁有老木头存留,就用了老木头。在现场,还能看到有些构件是一半新一半旧地拼接而成。

朱嫣红说:“而用老底子的风俗给这个会馆举行上梁仪式,也是期望不仅能恢复老建筑,老底子的文化也要传承下去。”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黄莺 通讯员 王玲丽 文/摄  编辑:高婷婷
返回
匠人要把事先准备好的糖果、馒头、粽子抛向四周,包括房子的外面。梁下面,四个人用红锦锻接住上面扔下的馒头、糖果等,寓意“接宝”。摆祭品,唱《梁歌》,抢馒头钱江晚报记者黄莺通讯员王玲丽梁的中间包上红布,再钉上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