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高名额分配向公办倾斜,影响最大的是成绩中上的学生
在昨天发布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中,最受关注的是招生录取方式发生一定的变化。
优质普高名额分配生(原保送生)比例,从2021年(2018级初一年级)起由50%提高到不低于60%;从2022年(2019级初一学生)开始,名额分配生将逐步向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倾斜,民办初中当年自主招生学生数按不高于50%的比例计入应届毕业生数。
这项新政对杭城的民办初中是有一定影响的,举个例子,更能帮助大家理解。
比如,杭城某民办初中2019年招生计划为300人,按政策其40%即120人为自主招生学生数,这部分人数将按50%的比例计入该校2022年的应届毕业生数,这意味着该校这届学生毕业的时候,统计用作名额分配计算时的毕业生数为240人,而不是原来的300人。
另外,从2021年开始,杭州将取消体育、艺术、科技等奖励类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杭城教育界一位资深人士昨天分析,新政总体对公办初中是有利的,对成绩最好的那批学霸没什么影响,而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较大,“对于学霸来说,他们继续选择读民办或许不会受影响,还是能获得中考分配名额,或者通过中考考上心仪的高中。但对众多中等偏上的学生来说,他们就得掂量一下,去民办初中拼中考分配名额,很难,只能拼中考成绩。然而,因为大家都这么想,自然又增加了通过中考进入重高的难度。假如选择读公办,获得中考分配名额的机会就大很多。一旦这批孩子放弃民办初中,‘民办热’势必会降温。”
杭州采荷中学校长孙寅则认为,分配生名额变化影响不了大局,对公办学校的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但对民办初中的撼动力是有限的。“最起码,对成绩最好的一批学生来说影响不大,他们仍会选择读民办。作为一名公办初中的校长,我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学校师资、课程建设上来,提高课堂效率,抓学生的学法指导。师资、课程、学生都抓好了,办学水平就上去了,学校才能得到长远的、有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