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记者 王青 通讯员 吴玉玲
近日,记者从杭州市环境集团了解到,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日均填埋量从2017年的6655吨下降为2018年的4545吨,未来,随着临江环境能源项目、第三固废处置中心和四个分类减量综合体项目等其他垃圾末端处置设施的建成投用,填埋量还将继续下降。
1991年4月,位于杭州市北郊半山镇石塘村的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启用,开启了杭城生活垃圾规范、安全、无害化处置的新篇章。它是全国首座符合建设部卫生填埋技术标准的山谷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也是杭州唯一一个垃圾处理战略性保障资源。
这些年,通过不断改进,天子岭填埋气收集量和填埋气收集率显著提升,“多收集一分沼气,天子岭的安全就多增加一分,对环境的改善效果也能多增加一分。为了这个新目标,我们班组的员工,每天都在琢磨怎么来提高沼气收集量。”在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我见到了58岁的全国劳模缪文根师傅。
再过两年,缪师傅就要退休了,可跟垃圾打了一辈子交道,公司提出的新目标还是让他非常兴奋,“32年来,我几乎天天站在垃圾堆上,把垃圾变成能源、变废为宝是一项艰难的活,更是一项技术活,是需要大家一起完成的。”
推荐阅读
为垃圾盖上被子,变沼气为宝
“今年年初,我们就开始改良工艺,到现在实行了三个月,沼气收集率已经有所提高了。”说起探索新工作模式,缪师傅无比自豪。缪师傅所指的是工艺密闭班组,有14名一线员工,其中还有几名90后,“90后的创造能力很强,想出了很多好办法。”
他们一天的工作,从掀膜开始,到铺膜密闭工作结束,中间要对新倒入的垃圾进行推平、压实、灭蝇、除臭等环节。填埋场的作业从天没亮就开始,要持续要太阳落山,为了保证垃圾能够及时处置,天子岭填埋场的师傅们实行两班作业。
每天,师傅们要赶在早上5点钟之前完成掀膜工作,以方便第一批清洁直运车倾倒垃圾。垃圾倾倒进填埋库区后,师傅们开始进行“精细化”工作。
作业区,机械班组的师傅,会用推土机、压路机等工程机械,推平压实新倒入的垃圾。
密闭区师傅们要把高密度聚乙烯膜采用人工加机械的方式抬到平整后的垃圾堆上,为铺膜做准备。这种膜相当于垃圾的“被子”,有1.0毫米厚,一卷就有600公斤重。之后,依次铺设、焊接、密闭,为了执行高工艺标准确保密闭效果好,这些工序大部分都是师傅们跪着完成。
在完成覆膜密闭工作后,师傅们开始着手制作沼气收集井。缪师傅说,现在大家比学赶超,工作更精细了。
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发酵,会产生甲烷、二氧化碳与少量的硫化氢、氨气等气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沼气。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极易被引爆,产生安全事故。天子岭在1998年就建成了大陆第一家沼气发电厂,将这些“不安全分子”收集起来,统一进入发电机组“转危为安”,将其转化成电能,成为绿色能源。
下一页
从细节着手,增加沼气收集量
天子岭有妙招
天子岭水资源再生利用中心
2019年底建成
从细节着手,增加沼气收集量
天子岭有妙招
这些收集不易的气体,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置,不仅会给填埋场带来巨大安全隐患,也会影响周边环境。
“我们不仅在密闭工序上效率大幅提高,还不断增加和改良设备,公司对我们作业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们的经理和技术人员天天都会到垃圾堆前来查看指导。”密闭班班长袁建良说,如何减少填埋场的味道扩散一直是公司垃圾末端处置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几年,更是加大力度不松懈,气都不敢歇口。
“垃圾填埋处理真不是外面想的那样简单,我们从1991年填到现在这么大的一个垃圾堆体,无论是水的导排处理,还是气的收集处理,每年的情况都不同,每年都是新的科研命题,这个命题不是在研究室里研究,是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把这么庞大的堆体控制好”。管理填埋的郑经理神色有些凝重,“无论压力困难有多大、委屈多重、误解多深,我们上至领导,下至员工每个人都努力一心一意要把这份工作干到最好,这事关乎全城百姓。”
推荐阅读
今年,固废分公司还专门成立了膜破损巡查小组,进一步提高师傅们的工作效率。巡查小组的工作内容,就是在垃圾覆盖膜上“找茬”,看到有破损的地方,马上进行修补。
同时,为填埋库区6万立方米坡面处加盖了一层“外衣”——在1.0毫米厚的高密度聚乙烯膜上面,又加铺了一层进口HDPE膜,以彻底阻断气味扩散。
另外,新增填埋气体收集管道和双导机械钻井(既导水又导气),增加气体收集渠道,解决水气不相容问题,让气体更畅快地进入发电燃烧机组。
此外,在严格实施“四个密闭”工艺基础上,继续创新密闭工艺,添置了5台除臭雾炮,现在有22台雾炮围在天子岭填埋场周边不间断进行工作。
虽然,早在1991年,天子岭填埋场就投入使用,但近30年来天子岭填埋场持续优化创新,获得2012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2014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全球百佳范例。
天子岭水资源再生利用中心
2019年底建成
垃圾中的水分,在填埋和堆放后,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成分复杂、处理难度极大的黑褐色高浓度有机废水,也就是垃圾渗滤液。
这些水将如何处理呢?在天子岭污水处理中心的办公区,有一个游泳池大小的水池,里面的水清澈见底,这些经过处理的水,大多按要求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但为了资源化利用,会专门留一部分用来清洗园区内的车辆和道路。
天子岭现有两个污水处理厂,合计处理能力为日均3000吨。记者得知,天子岭的水资源再生利用中心已开工建设,将在2019年年底建成并进行调试运行,运行后,将大大提升处理能力。
水资源再生利用中心采用自主研发的“GZBS”工艺,即“前端生化处理”+“后端高级氧化及生化处理”工艺,该工艺引进日本先进的菌种及生化技术,结合天子岭渗滤液水质特点深度研发而成,经过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再进入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等作进一步的处理。这一技术,已成为天子岭的专利项目,被上海、武汉、黄岩等城市复制利用,形成污水处理的“杭州样板”。
垃圾处理杭州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虽然垃圾填埋将逐步被焚烧取代,但是,对已填埋垃圾进行有效气体处理和污水处理,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