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温暖很正能量的杭州图书馆 今年60岁了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12-16 07:32   

诞生之初是在一个小小会议室

藏书3000余册还是讨来的

1958年,杭州市新华书店响应党的号召决定创办三个下属单位,出版社、图书馆以及图书出租公司。结果,其他两个最后都因故没办成,只有图书馆坚持了下来。

在已退休的老馆员朱先新记忆里,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要有房子,二要有图书,三要有经费。三样东西我们一样都没有,上级还要求三天内把图书馆的牌子挂出去。房子没有,就占用新华书店面积大约80平方米的二楼会议室。书没有,大家商量后就定下一个方案:讨。市文化局原来有个图书室,没人管理,我们找上门“讨”了。3000余册书,其中真正能用于流通的书不过半数,有价值的在我印象当中就是一套《万有文库》,这就是我们“讨”到的第一批书。第二批书是我从省图书馆张英田副馆长那儿要来的。当他听说我们成立了市图书馆,满口答应要支持,这就又“讨”了3000余册图书。然后,市新华书店又出钱给订了20余种报纸、杂志,我们就靠着这点‘家产’搭起杭州市图书馆的‘骨架’,一直到1959年才正式批文给予编制与经费。”

谁也没有想到,如此简陋的图书馆,竟然也大受杭州人的欢迎。每天挤满了前来读书看报的读者,屋外不时排起长龙。杭州人对读书的火爆,大大超出了预期,让它不得不马上考虑搬迁。

青年路见仁里6号,是一个31米见方的晚清民初江南典型宅院,是辛亥革命后浙江第一任省长夏超建造居住的两层骑楼式住宅。几经更迭后,1959年春天,院子木门上端正地挂上了“杭州市图书馆”的牌子,一挂就是27年。

从成立到搬迁才历时三个月,可见当时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一家城市图书馆的成立,对很多杭州人来说,有种雨后逢甘露的感觉,滋润着每一个渴求知识和理想的人的心田。

因为一张借书证

引发了一场“文明的旋风”

上了年纪的杭州人,应该对30多年前那个因借书证引发的“文明的旋风”都有印象。

老底子拥有一张借书证可是身份的象征,借书证要通过各单位工会有组织地发放,名额极其有限。很多想读书的人都被拒之门外。1986年杭图馆址迁入浣纱路254号后,破天荒发出公告,将于当年5月6日向社会开放5000张借书证,只需领一张登记表填好就能办理。

老馆员陈明对这一事件记忆犹新,“5月5日晚上就有人开始排队。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有点紧张,当晚又一次对发证工作的细节作了周密安排。”

谁料,5月6日,当陈明早上七点来到图书馆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十分震惊——图书馆门前黑压压的一片,聚集的人群占据了浣纱路的半条车行道,领证的队伍从浣纱路绕过学士路、岳王路排到了平海街。人们还在络绎不绝地赶来。排队的人群中有年轻的学生、工人,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

此时,大家才意识到与从四面八方涌向图书馆的人群数量相比,计划发放的借书证是杯水车薪。早上八点半,准时发证。不到两个半小时,全部借书证已经发完。通宵达旦排队却没有能领证的人们不乐意了,他们潮水般地涌向图书馆大门。人群冲进了图书馆大楼,馆长办公室的走廊里挤满了人。门前的浣纱路完全被黑压压的人群所占据,交通全部瘫痪。 一名老者心脏病突发,被几名大汉费力地推开人群直接送进对面的市一医院。

大批没有领到证的读者聚集在门口,希望奇迹出现。最后,直到文化局领导出面承诺,当天所有排队的市民都能领到借书证,才平息了这场后来被称为“文明的旋风”事件。

这样独特的时代记忆,恐怕在80后、90后看来,有种“天方夜谭”的味道。

一张小小借书证的变迁,折射的是平等、免费、便捷、多元、开放的图书馆服务精神。

推荐阅读

183893.75!这是杭州奶奶离世前 写下的人生注解

看望病人却晕倒在医院电梯 大爷幸得及时抢救

老寒腿真是冻出来的吗 关键是关节软骨退化所致

海宁和临平交界处一块空地 成了偷倒建筑垃圾场

杭州一女子"妇科性病"看了三年才发现是宫颈癌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潘卓盈 照片由杭州图书馆提供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