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记者 潘卓盈 照片由杭州图书馆提供)
2003年,杭州图书馆迈出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第一步,也是全国首家推出免证阅览制度——即任何人进杭州图书馆阅览书籍都不需要证件和费用。
2006年,《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公约》正式颁布,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真正进入免费服务时代,在全国开了先河。
2008年,杭图搬迁到钱江新城,200多万册藏书量,2000多个阅览室座位,几乎天天爆满。
2014年,杭州800万张市民卡自动开通图书馆借阅功能。
2016年,杭图在新华书店庆春路购书中心首创推出免费借新书服务,杭州人的读书热情被彻底点燃,市民排队借书,成为中国首个与零售书店跨界合作影响广泛的典型范例。
2017年,杭图推出“信用借还书”服务,凡芝麻信用分550分以上,均可享“免押金、免办卡”线上借书服务。
1958年7月1日,杭州图书馆成立大会在省立杭州女子中学(今杭十四中)大礼堂举行。
算一算,从1958到2018,杭州人心目中的这个“市民大书房”已经为大家服务整整60年了,不知不觉走过了一个甲子。
明天(12月17日)下午,在杭图报告厅将有一场为杭图建馆60周年特别准备的大型纪念活动,全馆上下将以诗音画朗诵会的形式来庆祝自己的60岁生日。
这不是一家普通的城市图书馆。它崇尚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曾经因为有一群每晚闭馆才肯离去的流浪汉、拾荒者,被全国网友点赞誉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在众多读者眼中,杭图是一个温暖且充满正能量的“网红”。60年来,它无数次创新,走在全国公共图书馆前列,创立出的“杭图模式”,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典范。
在这座被称为“最温暖图书馆”的地方,你和它又有什么难忘的记忆呢?
站在如今拥有馆舍总面积达49000余平方米、馆藏图书超过560万册的杭图面前,你已经很难想象,60年前,这个庞然大物诞生之初,仅仅只是拥有几千册图书、窝在官巷口新华书店二楼的一个小小会议室。你更难想象,今天不花一分钱唾手可得的随时随地借书,哪怕放到30年前也是不敢想象的事,那时候人们为了求到一张借书证不惜通宵熬夜排长队,一证难求。
“六十年,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从纸质文献服务到数字化图书馆、从闭架借阅到全开放式服务、从小作坊式的阅览环境到无障碍家居式阅读空间……一步步发展为如今矗立在钱塘江畔的“市民大书房”,年服务读者数百万人次,成长为网友心目中的“最温暖图书馆”,让杭州这座城市变得如此温暖。对杭图六十年风雨历程的回顾和总结,实际上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杭州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轨迹和杭州众多普通老百姓的点滴文化生活记忆。”杭州图书馆馆长应晖说。
那段披荆斩棘的岁月早已淹没在时光洪流里,不论是和平时代还是动荡流年,在杭州图书馆的身上,始终浓缩了一代又一代杭州人对知识和文化的无限渴求。
推荐阅读
诞生之初是在一个小小会议室
藏书3000余册还是讨来的
1958年,杭州市新华书店响应党的号召决定创办三个下属单位,出版社、图书馆以及图书出租公司。结果,其他两个最后都因故没办成,只有图书馆坚持了下来。
在已退休的老馆员朱先新记忆里,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要有房子,二要有图书,三要有经费。三样东西我们一样都没有,上级还要求三天内把图书馆的牌子挂出去。房子没有,就占用新华书店面积大约80平方米的二楼会议室。书没有,大家商量后就定下一个方案:讨。市文化局原来有个图书室,没人管理,我们找上门“讨”了。3000余册书,其中真正能用于流通的书不过半数,有价值的在我印象当中就是一套《万有文库》,这就是我们“讨”到的第一批书。第二批书是我从省图书馆张英田副馆长那儿要来的。当他听说我们成立了市图书馆,满口答应要支持,这就又“讨”了3000余册图书。然后,市新华书店又出钱给订了20余种报纸、杂志,我们就靠着这点‘家产’搭起杭州市图书馆的‘骨架’,一直到1959年才正式批文给予编制与经费。”
谁也没有想到,如此简陋的图书馆,竟然也大受杭州人的欢迎。每天挤满了前来读书看报的读者,屋外不时排起长龙。杭州人对读书的火爆,大大超出了预期,让它不得不马上考虑搬迁。
青年路见仁里6号,是一个31米见方的晚清民初江南典型宅院,是辛亥革命后浙江第一任省长夏超建造居住的两层骑楼式住宅。几经更迭后,1959年春天,院子木门上端正地挂上了“杭州市图书馆”的牌子,一挂就是27年。
从成立到搬迁才历时三个月,可见当时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一家城市图书馆的成立,对很多杭州人来说,有种雨后逢甘露的感觉,滋润着每一个渴求知识和理想的人的心田。
因为一张借书证
引发了一场“文明的旋风”
上了年纪的杭州人,应该对30多年前那个因借书证引发的“文明的旋风”都有印象。
老底子拥有一张借书证可是身份的象征,借书证要通过各单位工会有组织地发放,名额极其有限。很多想读书的人都被拒之门外。1986年杭图馆址迁入浣纱路254号后,破天荒发出公告,将于当年5月6日向社会开放5000张借书证,只需领一张登记表填好就能办理。
老馆员陈明对这一事件记忆犹新,“5月5日晚上就有人开始排队。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有点紧张,当晚又一次对发证工作的细节作了周密安排。”
谁料,5月6日,当陈明早上七点来到图书馆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十分震惊——图书馆门前黑压压的一片,聚集的人群占据了浣纱路的半条车行道,领证的队伍从浣纱路绕过学士路、岳王路排到了平海街。人们还在络绎不绝地赶来。排队的人群中有年轻的学生、工人,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
此时,大家才意识到与从四面八方涌向图书馆的人群数量相比,计划发放的借书证是杯水车薪。早上八点半,准时发证。不到两个半小时,全部借书证已经发完。通宵达旦排队却没有能领证的人们不乐意了,他们潮水般地涌向图书馆大门。人群冲进了图书馆大楼,馆长办公室的走廊里挤满了人。门前的浣纱路完全被黑压压的人群所占据,交通全部瘫痪。 一名老者心脏病突发,被几名大汉费力地推开人群直接送进对面的市一医院。
大批没有领到证的读者聚集在门口,希望奇迹出现。最后,直到文化局领导出面承诺,当天所有排队的市民都能领到借书证,才平息了这场后来被称为“文明的旋风”事件。
这样独特的时代记忆,恐怕在80后、90后看来,有种“天方夜谭”的味道。
一张小小借书证的变迁,折射的是平等、免费、便捷、多元、开放的图书馆服务精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