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沾了姜家发展的光沾了绿水青山的光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12-15 07:26   

女儿:

19岁,回家乡做起饭店当家人

如果不是女儿洪炜林,可能不会有后来的洪福饭店。

爸爸下岗时,女儿在技工学校读书,学的是酒店管理和餐饮;过了一年,她去了省城赞成宾馆实习。想留杭,她还考了国家级的服务资格证。

是一个电话,改变了洪炜林的计划。

爸爸的超市已经开出了样子,他买下了原来食品厂门市部那个地方,心想着自己造房子开一个更大的超市。

洪炜林在电话里听爸爸说完:“爸,还是开饭店吧,楼下餐馆,楼上宾馆。”

洪树田回答,如果开饭店,你得回来。

就这样,洪炜林回了姜家。那年她19岁。

2004年,洪福饭店开张,妈妈掌勺,做的是地道的淳安家常菜。

那时的姜家镇还在摸索着未来发展的方向。“旅馆生意还可以,当时交通不方便,从县城到姜家必须住一晚。”洪炜林说。

2005年底横贯淳安东西的千汾公路开工,西段指挥部设在姜家。整条街上没什么像样的饭店,指挥部的人不仅常来,甚至还提出8万/年租下饭店给指挥部做办公楼。洪炜林没见过那么多钱,犹豫再犹豫还是没同意。她觉得等路通了,姜家会越来越好。

当时,造房子开饭店的40万元里,30多万是向亲戚朋友借的。洪家差不多用了9年才还完。

等到千汾公路开通,龙川湾景区开放,来店里吃饭的外地游客明显多了。2013年11月文渊狮城开建,“项目多,供应商多,要吃饭住宿的人就多,生意自然好”。随着安麓酒店、西坡民宿、房车营地等一系列文旅项目进入姜家,街上回到了多年没有过的场景——人来人往,热闹非常——2016年端午,文渊狮城开门,饭店一下子冒出了20来家。

洪福饭店的生意依然红火,他们每隔几年就装修一次,依然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冲着“洪福”的当地口味。

“我们沾了姜家发展的光

沾了绿水青山的光”

下午2点,中午的忙碌刚过。洪炜林坐在靠门口的椅子上,环顾自家的这个馆子,“现在每年有25万元的纯利吧”。

洪炜林眼里,姜家镇的变化不只是变美变靓了,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整个姜家镇人的生活。“环境值钱了,好环境里出产的东西也值钱了。你看啊,过去土鸡蛋十元一斤没人要,现在要二三十元一斤;土蜂蜜,现在100元一斤照样有人抢着订;农村家养的土鸡过去才十四五元一斤,现在呢?”

“我们是沾了姜家发展的光,沾了绿水青山的光。如果还是以前那样成了‘死城’,谁也待不长,我肯定也要出去的。”

洪妈妈烧菜实在一级棒,店里常来回头客。“刚一个客人去年住西坡,来吃过,今年又来吃。”现在的游客,要求住得高端,但吃却要吃土味。刚好,这两条姜家都符合。

快到傍晚的饭点了,洪炜林又要忙了。她突然认真地总结了一句:我想啊,就算姜家当年的工业能发展到现在,也不一定比发展旅游好,没有好的环境,都污染了,人也待不住,对吧?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首席记者 鲍亚飞 通讯员 徐国强  编辑:郑海云
返回
女儿:19岁,回家乡做起饭店当家人如果不是女儿洪炜林,可能不会有后来的洪福饭店。洪福饭店原先是淳安县姜家食品厂的门市部,它用几乎等龄的节奏见证了姜家镇的发展。这个与姜家镇转型发展几乎同步的饭店,大众点评当地餐饮排第一饭店老板父女两代人见证了小镇的蝶变重生——我们沾了姜家发展的光沾了绿水青山的光钱江晚报(首席记者鲍亚飞通讯员徐国强)这家名为洪福饭店的馆子,在大众点评的姜家餐馆里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