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杭州路径”在哪里?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9-13 06:15   

【观点】

把“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

浙江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郭红东

打造乡村振兴2.0,我的理解是,从1.0到2.0的提升,重点在于如何把“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换句话说,除了乡村的美丽,还需要其内生的产业发展和可持续性。

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有多种转变的模式:集体用地入市,盘活集体用地,可以建厂房、做物业;鼓励年轻人做农创客,打造多功能农业;文化积淀深厚的乡村可以利用这种积累,打造自己的文化特色;离城市比较近的乡村,利用区位优势,可以建成都市型乡村,成为“城市后花园”……无论哪一种模式,都要根据自己独有的特色与优势作为基础,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吸引力。

乡村振兴无外乎三个因素——人、地、财。如何盘活土地,让其生出更多的价值?如何让年轻人留在农村创造价值?如何吸引更多的资本?都是目前值得探索的问题。要注意的是,在乡村振兴中,不该急于求成、故意求成,需要静待花开的心态和理性思考。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人们安居乐业,这才是美丽乡村应该有的样子。

以农民为中心和主体

市委党校文化学社会学教研部副研究员

黄鹏进

乡村振兴既是一个国家主导推进的农村发展大战略,同时也是各地结合自身情况稳步推进的一场新时代乡村建设运动。近年来,杭州的乡村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道路。这条道路充分发挥了杭州的经济发展优势、生态环境优势,是一条“环境先行、三产融合、城乡协调、治理有效”之路。

当前,杭州新农村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山区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较为困难,农村社区治理水平与服务理念与城市社区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农村文化建设不能较好地满足农民的需要等等。但总体来看,目前还是东西部农村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较凸显。西部淳安、建德等地的农村,乡村振兴面临的首要任务仍旧是“消薄增收”,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产业振兴之路;而东部的萧山、余杭等较为发达的农村,则是在已实现“产业兴旺”之后,将重点逐步转向“治理有效”,实现村庄治理的社区化转型。

当然,乡村振兴,无论采取何种模式、走出哪一条路径,归根到底有一点不能变——要以农民为中心、为主体,要让政府的投入资源、乡村的存量资源都留在乡村,要让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望得见青山绿色、记得住乡愁,同时还能够获得与城市一样的生活品质。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何去非 马梦妍 郑晖 通讯员 徐小义  编辑:汪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