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发展凸显各区亮点
其实杭州城中村改造进行到现在,还挖掘出不少隐藏在违章建筑下的历史痕迹。
从灵溪隧道口,沿着西山一路往西,即到“沿山十八坞”,杭州人曾称这里为“桃花源”。“是坞有泉皆到水,沿山无处不栽梅”,曾经,这里每个坞都有泉、有梅、有竹、有茶、有花,有庵堂、庙宇、故事、名人墓葬,是名人雅士争相隐居的地方。
前几年的十八坞,已不再是当初的几家几户,沿着西溪路,房子紧挨着房子,将山谷间的空隙填满,几乎分不出这坞与那坞的界限,暗香浮动的梅花早已远去,只剩下袅袅升起的人间烟火。
去年,十八坞进行城中村改造。
王家坞生态环境最好,庙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小龙驹坞最精致,大龙驹坞最具有生活气息……这四个坞的“城中村”改造也按照每个坞的特色展开。
如庙坞,按照“禅文化民俗特色街区”来改造。在庙坞村中,有一条“烧香弄堂”,这条四五米宽的小弄,是数十年来,香客前往东岳庙和法华寺的必经之路。改造后,我们可以从西溪路出发,穿过庙坞的烧香弄堂,沿着西山游步道翻过北高峰抵达灵隐寺。继续往东,则是杭州植物园、青芝坞、西湖,从西溪到西湖都可以“一步一景”,重现杭州“桃花源”。
随着杭州主城区城中村改造的推进,原本密密麻麻的农居点大变样,有的成为新兴金融小镇,有的恢复传说中的水道,有的竖立起热闹的商业综合体……杭州城中村改造,不仅体现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服务能级、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增进市民福祉等要求,而且也突出了各区的人文特色亮点。
打造高品质安置房
在城中村改造进行的同时,杭州对于村民们的安置也分外关注。
8月初,杭州市城改办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杭州市拆迁安置房建设品质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新建项目建设品质达到中等偏上商品房水平”的要求,打造“居住舒适、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拆迁安置新型社区,实现与城市整体环境和功能的无缝对接与融合。
《指导意见》重点把控的建设和管理内容——
要求在满足住宅经济适用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足够的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及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
要求机动车位及公共停车位按照《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2015年6月修订)配置,并按规定要求预留充电桩设置条件。非机动车在架空层或地下车库就近设置集中停放点,配建电瓶车限时充电设施;
另外,安置房应注重提升拆迁安置房小区环境品质,根据区域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科学设计。平面布局注重流线设计,做到人车分流。
《指导意见》还对安置房后续管理、小区景观绿化、主入口的整体布局、植物种类、景观的功能性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景观绿化最低建设标准,对电梯、智能门禁、门窗等提出具体安装标准。
据了解,杭州今年计划回迁安置1万户,但目前已完成回迁安置12238户,完成率116%。其中,在外过渡5年以上的6192户,章家坝、水湘、三卫村等长期在外过渡户的安置问题得到解决。
杭州还计划开工安置房项目1500万平方米,已开工30个项目(含9个桩基先行项目),33841套、467万平方米;计划开工配套设施项目151个,已开工31个项目(含2个桩基先行项目)。
听见你的声音
@全体杭州市民
你是否曾经住在城中村内?你自己,或你的家庭,有没有因为城中村改造发生变化,有没有相关的故事?
你认为对于杭州城市发展来说,城中村改造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你认为城中村改造,村里人、村外人应该如何携手共创未来?
你认为杭州在进行城中村改造后,应该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什么样的经济形态?
你认为隐藏在城中村内的文化该如何发掘?旅游该如何发展?
种种关于城中村的一切,请扫一扫二维码,我们带着十二分的诚意等候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