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山磨皮”再复绿
矿山治理也要分层次
矿山整治的原理大家都懂,开采石矿把山体炸得东一坑西一坑,治理时需要再炸一次,目的是把山坡“磨平”,做成适合铺土复绿的坡度和平台,为的是在暴雨狂风等恶劣天气中能防止山石掉落,山下人车可以通行,远看则是绿油油的。
36岁的王晨,学的是工程管理专业,是矿山整治项目的操刀者之一。钱报记者跟着他在石龙山整治工程工地上走了一圈,正好可以看到矿山治理的好几个层次——
工地上有50多辆运土方的大货车整装待命,还有十多台挖掘机在工作,西面的山坡上半部挂上了金色的金属网,防止山石滚落;下半部已经重新覆土,盖上了绿色的防晒膜,等待小草发芽。而东边有一段山坡已经全部炸平整,等待加固和覆土重新复绿,还有一段山体仍在“炸山磨皮”中,每周都会爆破几次。
为什么一定要再炸一次山,不能直接复绿?“没治理过的矿山,山坡上碎石和土方、植物交织在一起,万一有暴雨台风,很容易造成塌方;山脚下的坡地修整齐后,相当于多了一块可利用的新土地,现在主城区寸土寸金呀。”王晨这样解释。
为什么有些地方要复绿,有些又不用呢?“你看一下石头的颜色就知道了,有些石头颜色很深,经过10多年的风吹日晒,相对稳定,山面也比较陡峭,不用复绿,只要挂网就行。”王晨说,而有些山体看起来颜色比较浅,石土比较松,就需要先把山面削平,塑造出层次之后再复绿。
同样是开山炸石
如今的目标变成了“治理”
同样是炸山,铜鉴湖村土生土长的当地人、64岁的郑宗根最能说出其中的差别,“我年轻时,就在石龙山的大理石厂工作,那会儿我们炸山是取石头,再手工磨平切好。”一直到上世纪末,为了保护环境,大理石厂被关停,郑宗根辗转富阳舟山福建各地,仍然负责开山炸石。
没想到都过了退休的年纪,他又回到了石龙山,工作还是炸石头,但目标却变成了“治理矿山”。说起现在的矿山治理,他还是挺高兴,“我们铜鉴湖旁边甲鱼塘都拆掉了,以后石龙山治理好也会很漂亮,这里的山水又会变成我小时候的样子!”
而今年65岁的姚志新对于石龙山的印象更为深刻,“我们姚家坞村原来都没人肯嫁进来,幸好有石龙山在,矿山的收入比种田高多了,我们村那个时候靠着矿山发展起来了,大部分人都在石矿工作。”他说,在鼎盛时期,石龙山上有杭州大理石厂、冯家石矿、周浦大理石厂等11座石矿。
他1985年进入姚家坞石矿工作,先跑供销,后来做了矿长,“上世纪80年代,种田一年不过100多块钱的收入,但石矿上一个成年男人,工资少的时候有500块,多的时候可以到700块。”
后来,石龙山土地征用,在石矿工作的人差不多到了退休年龄,大部分人用土地征用的钱拿去买了保险,如今退休后生活还不错,“但是回头想想,环境还是破坏了,要是草木茂盛的石龙山还在,配上旁边的铜鉴湖真是太美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