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到2020年,城西科创大走廊要实现创新资源有效集聚,各类人才总量达到30万,引进科研院所100家,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000家,成为浙江科创人才集聚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主平台。
为进一步打响“科创”品牌,目前,大走廊正研究制定符合大走廊特色、凸显“科技创新”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创新统计工作,定期发布“大走廊指数”。不久后,人们将从“大走廊指数”中读到它走在前列的创新实力,见证它为城市聚变注入新能量。
服务优化配套完善
崛起三生融合的梦想栖息地
这是一片为梦想而生的土地,它留存了充足的空间和耐心,安放五彩斑斓的梦想。“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这种纯粹的初心,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结缘大走廊,与这片土地共成长。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孙晓安和他的团队,用一年多时间研发出国产人工耳蜗,打破美国AB、澳科利耳等国外传统巨头的市场垄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被誉为“高科技中的硬科技”。谈及大走廊的吸引力,这位从硅谷回来的全球神经刺激领域的知名专家直言:“这里不仅拥有如同硅谷一般干事创业的硬条件,更重要的是重才惜才软环境和发挥才能的巨大空间”,大走廊研发、金融、生产等产业链条完备,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大大缩短了公司产品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推广的时间。
入驻科创大走廊五年以来,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跨行业联防联控”的风控理念和卓越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大数据风控服务提供商。
在大走廊上,得益于“阳光雨露”的滋养,像诺尔康、同盾科技一样实现跨越发展的企业比比皆是。
为持续提升大走廊的创业生态“软实力”,去年以来,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公安部人才居留和出入境新政等一批突破性、示范性项目落地实施,我省首个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顺利落户。同时,大走廊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人联盟、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平台和企业人才服务超市等平台组织相继成立,大走廊的人才服务市场化机制逐步完善。
“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和创业者们一样,大走廊的建设者始终用这句话鞭策自己,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勾勒理想中的城市空间,每一天,这里的空间形态都会迎来新的变化,城市治理和服务能力都在点滴优化,这些变化一次次提醒人们,这里不仅有生产、有梦想,更有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一批重大交通基础配套和公共配套相继落地,充实着大走廊的城市功能和幸福度。
铁路杭州西站、地铁5号线、地铁3号线、市域轨道杭临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将进一步提升大走廊内部联系的紧密度,拓展其与外部的联通空间。
浙医一院余杭院区、浙大国际医学中心一期工程基本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基本完成建设,今年9月将正式开学;青山湖科技城育才学校已招生投用、西湖区文体中心建成投用……一项项民生工程接连上马,大走廊的烟火气质和生活氛围正日益浓郁。
根据计划,未来五年,大走廊仅省级创新发展资金投入将达22.5亿元,基础设施投资突破2000亿元,各类基础管理规模达到2000亿元。
南苕溪水流潺潺,青山湖碧波荡漾,西溪湿地白鹭翻飞,和睦水乡曲水环绕,芦锥几顷田为界,一曲溪流一曲烟。一个以产业兴盛、三生融合的诗意大走廊正款款走来,在后峰会、前亚运的关键历史节点,赋予成长中的世界名城——杭州以别样的韵味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