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陈江华教授、王伟林院长、黄河教授、裘云庆副院长。会上,王伟林院长、黄河教授被授予第五批浙江省特级专家。院方供图
浙大一院获两项一等奖
陈江华教授团队:研创肾小球疾病治疗新法,让患者免受激素副作用之苦
副院长裘云庆团队:创新肝癌治疗新模式,降低药物毒性,提高患者生存率
2017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天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丁列明、高从堦、姚力军3位科学家荣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286项科技项目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8项、二等奖88项、三等奖170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最强大脑”们拿下了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奖数位居我省医疗卫生领域前列,这些科技成果对医疗技术改进和人类健康都有重大意义。
其中,一等奖由该院副院长裘云庆领衔的团队与肾脏病中心主任陈江华教授领衔的团队摘得。裘云庆副院长领衔的项目创新了肝癌治疗的新模式,为错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一个简单、创伤小、痛苦少的治疗方式;陈江华教授领衔的项目,改写了慢性肾病患者长期靠激素治疗的历史,全国已有17.3万患者受益。
我国每十人就有一个慢性肾脏病患者
长期的激素治疗让患者饱受副作用之苦
昨天上午,陈江华教授再次站在了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上,捧回了“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证书,这也是他第四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该奖项。
陈教授获奖的项目是“肾小球疾病治疗关键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这个听上去有些晦涩难懂的名称,对我国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而言,却是个颠覆性的改变,或许还将改变全球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指南。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调查发现,1990-2013年,在全球总体预期寿命增长了约5.8岁的情况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却降低了0.1岁,且年死亡率也在逐年增高,截至2015年,已达到十万分之三十六点二。”陈教授说,在我国,慢性肾脏病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其发病率高达10.8%,即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
诸多慢性肾脏病中,肾小球疾病最为常见,约73.8%尿毒症患者都与肾小球疾病有关,因此,防治肾小球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肾小球疾病怎么治?在过去的五六十年,临床首推糖皮质激素,全球慢性肾脏病治疗指南也是这样建议的。
“糖皮质激素确实很好用,见效非常快,尤其是那些一来情况就非常严重的患者,基本上一用上去,症状就会显著改善。”陈教授说,然而,随之而来的肥胖、骨质疏松、继发感染、糖尿病、痤疮、股骨头坏死、卵巢早衰、心理疾病等并发症不仅大大影响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心生恐惧,闻之色变。
有个患者陈教授记忆犹新——
事情发生在十二三年前,那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宁波人,平时身体还蛮好的,一次感冒后脚慢慢肿起来了,结果在当地医院查出微小病变性肾病(肾小球疾病的一种)引发的肾病综合征,建议用激素治疗。一听用激素,她吓坏了,后来找到陈教授问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询问病史后,陈教授了解到小姑娘还没结婚,得知使用激素治疗后,往往人会胖、皮肤会变差、长痤疮,还可能会增加患卵巢早衰等风险,就心生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