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祥街,住在三墩的朋友不会陌生,这里还有个同名地铁站。不过,老司机们要注意了,这条路现在变“长”了,原墩祥路东起古墩路1251号,西至墩余路,现在这条路向东延伸至丰庆路995号,下回说起墩祥路现在的东延伸段,不要一脸懵。
近日,杭州市批复了《关于要求对蔡阳路等部分道路桥梁地道公园河流命名的请示》,同意了上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27条道路、9座桥梁、3条人行地道、2个公园、1条河流的拟命名名称。
本次命名批复的路名、桥名、人行地道名、公园名和河流名,主要有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随着新建道路完成,一些道路变长了。就像上面说的墩祥街,对这些道路延伸段用已有道路名进行命名;
第二类是给新建道路、桥梁等取新名字,让它们都有了合法“身份证”。在这些道路命名时,充分考虑其周围地理环境,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小弄堂、小桥的名字,古色古香,很有味道。例如,有取韦庄“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之意的香露弄;还有位于西溪湿地,远望夕阳云彩的溪云巷;
第三类是新建桥梁保留老地名。杭州历史文化悠久,有很多古地名大家口口相传,已经深入人心,而且有的未经正式命名,已渐渐湮灭。在这次的命名中,有一些在原址附近新建的桥梁,都听取了附近老百姓的意见,沿用老地名,并给了正式身份,如西湖区的女婿桥、惠通桥等;
第四类是道路更名。道路更名涉及面广,对沿线居民、单位都会有很大影响,需要慎之又慎。为什么要更名?往往是附近居民强烈要求,希望能改成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例如此次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宝华路应沿街居民反映,要求更名为头格路。对此,经开发区社发局广泛征求意见,向598户居民户代表、51位居民小组代表、9位商铺代表发放更名意见征求表,除49人弃权外,其他均表示同意,由此才正式开始更名申报,终于更名为“头格路”。
话说回来,给道路、桥梁取名,过程挺复杂,从建设方申报、区、市民政局审核、公示到最后政府审批,中间要经过好几道流程,申报的名字能否被录用,还得看是否符合地名管理规范。杭州市在2014年出台了《地名管理规范》这一地方性标准规范,对建筑、交通设施的命名都有详细规定和建议,很多名字都不能乱用。比方说,“大厦”只能用在15层以上或总建筑面积在2.5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务办公建筑;大型居住区规范内的新建道路,南北向建议叫“某某路”,东西向建议叫“某某街”;要使用“霸气炫酷”的“某某中心”,需要用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或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以上、具有综合性使用功能的大型建筑才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