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清明,古人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时节,便意味着天气是清新、明媚、和暖的。你可能会反驳:今年清明又有冷空气、又要下雨,哪里称得上明媚和暖了?
其实,这里的“清明时节”指的并不是四月五日当天,而是清明后到谷雨前这段时间。而且你知道吗,清明是气象谚语“产量”最丰富的时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清明节的天气,从古至今都是风云诡谲、千变万化的。
比如我国北方一直以来就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也的确,气象预报也说了,这次的冷空气可能会给黄河以北地区带来最后一场雪;
类似的形容清明遭遇冷空气的谚语还有很多:“清明一场霜,麦子一包糠”,“清明怪风,伏里怪雨”等等。
再比如,关于清明到底是晴天好、还是雨天好,各地的谚语也是五花八门——有说“清明宜晴,谷雨宜雨”、“清明日雨百果损”,也有说“不怕清明雨,只怕谷雨风”、“清明无雨旱三月”、“清明前后一场雨,好似秀才中了举”。很显然,这些谚语应该都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因为进入春季后,各地对于冷暖、晴雨都有不同“需求”,也难怪江浙地区自古就有民谣唱道:“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种菜哥哥要落雨,采桑娘子要畦干。”至于我们呢,大概只希望天气永远跟上周末那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不过,清明一过,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在等待大家。古人描述的清明物候是: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桐”就是桐花,在二十四番花信风里,清明时节对应的也是三种花的盛放——“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今年天气暖得比较早,其实上周末,我发现家里附近的泡桐,也已经开出了大朵大朵的花朵,像一个个铃铛挂在枝头,热闹得很。等这周的冷空气过去,我想一定会有更多的花草迎来生命的新阶段,杂花生树,万象更新。四月的杭城,有许多美丽等待着你去发现。
还有大家喜欢的彩虹,也会越来越常见。古人的气象观测中非常留意雷之激、虹之美。节气物语中都有专门的描述——春分是“雷乃发声”,秋分则“雷始收声”;而彩虹出现的时间跨度比雷声更大,从清明时节“虹始见”,到小雪“虹藏不见”,足足有大半年。
至于“田鼠化为鴽”,央视气象主播宋英杰认为:这只是古人的一种“误读”,包括惊蛰的“鹰化为鸠”、大暑的“腐草为萤”、寒露的“雀如大水为蛤”、立冬的“雉入大水为蜃”,今天看起来很怪异,天暖了鼠怎么就变成鸟类了呢;天冷了,鸟怎么就变成了贝类了呢,“这些,显然有违科学识见,它所反映的是古人关于万物运化的浪漫猜测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