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挖菜人从野外转移到大棚 就为了找找小时候的感觉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4-01 08:09   

    挖野菜也是寻找儿时记忆

    多年来,黎念林都有逛菜场买菜的习惯。他说,在杭州,野菜类里面卖得最多的,还是马兰头和荠菜。

    “一来口感比较好,二来做法多样,比较灵活。”

    挖不同的野菜,也有不同的小窍门。比如马兰头,春天的时候,如果前一天下过雨,第二天马兰头就会又嫩又水灵,长势特别好。

    “这些经验,都是我小时候积累的。”黎念林笑着说。

    30多年前,少年黎念林住在拱北那一带。在没有互联网,也没有高楼大厦的年代,伢儿们几乎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跟着大人挖马兰头,就成了一项“潮流”。

    当时拱北还完全是城郊接合部,走到哪儿都有大片的泥土地,为马兰头的疯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带把小剪刀,或者小铲子,拿个蛇皮袋,咔擦咔擦忙一个钟头,就能收获满满一袋马兰头。那时候挖到的野生马兰头,根都是红色的,不像如今大棚里批量种植的马兰头,根普遍都呈白色。

    黎念林说,那个年代,如果吃顿晚饭,家家户户也没什么像样的菜。“孩子们挖马兰头,一方面是玩,另一方面,饭桌上总能多个菜吧。”

    其实这些年来,当季的时候,植物园里每天都会有三三两两的老年人“组团”来挖野菜。但从今年开始,植物园加强了管控措施,人渐渐少了。

    不过,像天气好的时候,茅家埠、九溪、八卦田等这些地方,还是能看到挖野菜的人。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不可能买不起菜。”《杭州植物志》的主编之一卢毅军告诉记者,“对于那些老人来说,挖野菜这件事,更多的是对儿时的一种追忆,找找小时候的感觉。”

    黎念林就曾遇到过一位挖野菜的老人,经济条件也不错,“她说,自己同龄人,有些喜欢打麻将,有些喜欢跳广场舞,但她就是蛮享受安安静静挖野菜的感觉,还能想想小时候的事情。”

    时光流转,唯一不同的是,现在已经很少看到小孩子在挖野菜了。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娱乐消遣的方式太多了,“挖野菜这件事,可能永远不会在他们的选择列表里。”黎念林说。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陈宇浩 通讯员 陈栋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