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0多位老人组成的队伍,每年冬至后开打年糕,手艺是祖辈手把手教的
转塘外桐坞村年糕队:
他们的春天,在木槌声声中
“吃年糕,年年高!”这句话,过年时常常听到,不论是早上给家里的小孙子喂上一块甜甜的白糖煎年糕,还是给客人们端上一碗家常的汤年糕,这句顺口溜都是少不掉的。
而对孩子们来说,年糕,不仅是笼统的吉祥话,从祖辈传下来的歌谣还有更详尽的描述,“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们吃年糕,糖蘸蘸多吃块,盐蘸蘸少吃块,弟弟吃了快长高,舅舅吃了事业高,我么吃了成绩高。”
打年糕曾是农户们冬季必备的一个“集体生产项目”,关联着冬季到春季的生产与生活。在上世纪末机器年糕随买随吃的便利里,手打年糕曾一度消失,如今又因为文化传承在转塘外桐坞热闹开打,年龄几乎都超过60岁的十多位老人组成了一支打年糕的队伍,每年冬至过后就开始打年糕。如今“年糕节”已有七年,对于外桐坞人来说,“每年打年糕的声响,就是春节来时的脚步”。
仇顺昌就是杭州转塘外桐坞村年糕队的队长,也是用声声木槌、甜甜糕香,预报春天将来的一员。
打年糕的习惯和方式
都是父辈们手把手传下来
按老规矩,冬至之后就要开始打年糕。仇顺昌说的各种年糕的传统,都是父辈祖辈在一起打年糕时听到的,比如年糕的传说,“‘年’这种猛兽,过年都要出来找东西吃,会吃人。有仙人指点,用米或米粉蒸熟打成糕,放在‘年’来的路上,它吃饱了,就不吃人了。”
比如怎么打年糕:“冬至水打年糕,说的是冬至过后,要开始打年糕了。有说法是冬至的水冰,年糕不容易酸。另外也有农闲的原因。”
如今的年糕队有十五六人,年纪最大的73岁,最小的也快六十了。
打年糕,看起来挺简单,两腿叉开,双手抡起木槌头,往石臼里的年糕上打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我们年轻时能打40多下,现在减半了。不过现在的年轻人都没有下过地干过农活,最多只能打个十多下。”仇顺昌笑了。
事实上,“打”是打年糕过程里最“看得到”的一关,而看不到的地方,比如搓粉、蒸粉、拨臼全都是技术活。在仇顺昌家里采访时,正好有不少年糕队的老师傅来串门,问起打年糕的技巧来,大多只有两个字——感觉。
比如73岁的仇学礼,专门负责往筛好的年糕粉里加水,这是年糕上蒸笼前的一个步骤,叫“搓粉”。水和粉的比例多少合适?老师傅做了个手势——大拇指和其它四个手指搓了一搓,回答“感觉干湿差不多,就好了”,因为实在说不准,“磨粉之前,米都要浸过水的。浸水时间长,我这里要少加水,浸水时间短,我这里多加点。”
68岁的仇乃胜师傅负责蒸粉,说起来蒸粉时间最好是在10分钟左右,但仇师傅不是个对着闹钟看时间的人,“有时一锅年糕多点,有时一锅稍微少了点,火也有大小,所以心里有数就好。”
这样凭“感觉”,虽然不太符合工业化生产的流程,但这些老师傅们都是童子功练出来的,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