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
陈金辉和同事每年做的一件工作,就是解释。给提意见的市民一遍遍解释。
“这些理由对方也理解,但还是每年有人投诉。”而华园弄的银杏林比较特别,陈金辉说年年都有相同的人打,“那边的居民都是老人,带着小孩子去玩,有这种需求。”
陈金辉对一位大姐印象深刻,她连着三年,每年都打,“她说,你们每年给我的回复都是那些,我知道啊,可我还是要打,你们想想办法嘛。”
在景区,他们做了几次小试验
在连续接到多次的建议投诉后,陈金辉他们的确开始想办法。2012年左右,环卫又接到一个有关落叶的意见电话,对方是一位旅居国外多年后回来的杭州人。“他说杭州的秋天很美,但很遗憾,树叶一掉在地上就被清扫了,国外很多城市其实都有不扫落叶的做法。”陈金辉说,听完解释后,对方建议,“有没有一种可能,开辟一个区域,不扫落叶,或者把落叶集中在那儿,做景观。”
这个提法给了环卫部门启发。第二年,他们在杨公堤、白堤这些地方做实验:在白堤边,绿化带到湖边的一段距离,适当保留一些落叶,不清扫。
但这样的做法也有局限性,只能在景区,以步行为主的路段。
与此同时,负责华园弄附近南应加河段的下城区河道监管中心也开始减少对银杏落叶的清扫。“我们在落叶这两个月,会适当减少清扫次数。”下城区河道监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道路和配套上去了,不扫落叶才得以实现
陈金辉坦言,除了客观原因,做不到落叶不扫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自己也没底气。”
但最近几年,情况在改变,尤其G20之后,道路更平整,道路沿线的景观也得到了改善,“毕竟,赏落叶不是只看落叶,要整个大环境变好,才显得落叶漂亮。”此外,环卫部门的装备每年都在更新,引进不少新型的作业车辆。
今年下半年,环卫部门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有人提出,被要求这么多年的不扫落叶,今年能不能做到。
单位领导拍板,都说咱们杭州的道路保洁做得好,还拿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那敢不敢自我检验一下,能不能有底气地告诉杭州市民:虽然我们白天不清扫,但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清洁。“所以最后就形成目前的方案,当然,白天只是不扫落叶,生活垃圾还是要随时清理的。”陈金辉表示,他们选择的路段也都是靠近景区或者市民呼声比较高的,“最终公布的这15条也是各区自己报上来的。”
11月之后,落叶渐渐多起来,这样的做法,效果如何?
“目前来看,还不错,最起码,今年没再接到投诉电话。”陈金辉说,“其实,能做到这点,最要感谢的还是环卫工人,他们没有怨言,很配合。”为了不增加环卫工人的负担,晚上落叶的清扫时间没有硬性规定,而是弹性规定,从路灯开始亮就可以清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