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免费”15年 杭州如何呈现一个更好的西湖?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9-30 09:06   

“i”,这个英文字母,在国际各大旅游景点、机场、火车站、医院、学校等场所,常常非常显眼。因为国际惯例,它是一个提供免费问询的固定标志。

今年2月开始,杭州西湖边“洒下”了1000个字母“i”——西湖环湖13.8公里沿线的清洁人员、安保人员、管理人员、执法人员的胸前,都佩戴了“笑脸i胸牌”,无论何时何地,面对来西湖的任何一名游客和市民的提问咨询,都会微笑相迎。

管委会文化局局长童国亮告诉记者:“如果要说出一个标准,那就是国际通用的五星级酒店服务员的标准,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新服务、新模式,使得西湖不断有别样风景线。”

激发新增长点

“免费西湖”始于2002年,当时正值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那次会议明确了杭州市未来的发展目标——“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实施大都市发展战略,推进旅游国际化战略。

西湖实行免费开放,市民游客双手赞成,但对景区自身而言,意味着主动放弃每年4000万元的门票收入,而且还要承担未知的风险和巨大的压力。

据了解,取消门票和24小时开放所带来的日常维护、清卫保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费用,给西湖景区管理部门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压力。减收和增支两个因素叠加,仅免费前五年增加的经济负担就高达7400万元左右,伴随着对西湖景区软硬件项目的不断提升改造,经济负担也在逐年递增。

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翁文杰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整治所需大量的建设资金,单靠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现有的财力是远远不够的。迄今为止,杭州市委市政府在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已投入建设资金近80亿元。

这似乎是一笔不划算的生意,但杭州想要的远不止旅游收入。

“西湖的免费,是推进杭州旅游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翁文杰告诉记者,“免费西湖”之 “免费”的意义在于它带来的“软实力”。

公园和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发达国家地区的通行做法。由于西湖的免费开放带动了杭州的现代服务业,杭州市对景区的财政管理模式做了相应的调整,对景区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除此之外,西湖景区不断完善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就是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周永广说。

目前,西湖景区正在开发各类旅游产品。“管委会将各景点的特色串连起来,整体推出,形成一条富有特色的产业链,例如将各个单位的夜游活动串连起来,整体推出夜宴、夜购、夜娱等活动。”童国亮举例说,2007年成功推出的“印象·西湖”演出,已成为杭州市旅游文化的标志性项目,不仅丰富了西湖夜生活文化内涵,而且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刘子瑜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