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都市里的村庄——杭州拱墅区改造28个城中村的故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7-05 10:13   

  由村入城,拥抱城市的更新

  如果站得足够高,从拱墅可以一直望见北京的通州。

  沿着运河的脉络,今天的拱墅正加快融入杭州国际化都市建设的速度。“运河文化的根就是传承、创新,我们努力保留乡土的魂,也拥抱城市的有机更新。”拱墅区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还是一片工地的康桥街道西杨村里,新的规划已经完成。北片以住宅为主,建设大型体育公园,南片则打造以商业和旅游为主的运河湾街区并设置游船码头。

  祥符老街的改造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乱拉的电线改到地下,不符合历史风貌的建筑拆除。今后,这里将成为一个集文化、休闲、美食于一体的特色街区。

  闲暇时,在老街上开了40年面店的吴国荣,喜欢和客人聊聊城市的未来。“几年前还挺荒凉的石祥路,现在成了交通主干道,车来人往的,过不了多久要通地铁,听说附近还在规划城北文化中心、运河大剧院、运河体育馆的项目,”老吴感慨,“这里真的是城市了!”

  融入,是老吴这样的老拱墅人共同需要面对的课题。从村民到居民,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还包含着就业、安家的种种方式。

  老屋拆迁前,蔡马村村民李国良特地去上塘街道办事处大厅,看了区里办的“城中村记忆”巡回摄影展。民间摄影家们拍摄的50多幅照片中,有田野葱茏的过去,有曾经杂乱的城中村面貌,更多的则是让他充满期待的现代化楼房和城市生活。

  回来后,李国良到村里进行了登记,等舟山东路美食街重开了,他要去参加保安管理员招聘面试。种过地、当过出租户的农民老李希望能穿上制服,成为城市公共服务事业的一分子。

  扩大苗木经营规模、在老街租一间新的店面、投资文创公司……对于“未来要做什么”的提问,大多数老村民和老李一样,没有满足于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是拥抱新的机遇和挑战。

  与蔡马村一街之隔的善贤社区,8年前启动城中村改造,并于2014年完成回迁安置。“城市小区是什么样子,该怎么管?刚回迁时,社区干部们都一头雾水。后来大家分头到杭州各个小区参观学习,一点点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善贤社区主任胡继峰觉得,现在他生活的地方,一点都不亚于那些高端小区。

  走进社区,7幢20余层的高楼矗立在上塘河旁,地面采用人车分流模式,每栋楼单元门上都安装了智慧门禁系统;小区公共区域还设置了分类垃圾箱、宠物便便箱等设施;而安置房外围,由河坝房改造而成的村文化馆、社区专门开辟的“开心农场”又让居民们乡土记忆得以安放。

  到了周末,社区居民陈斌喜欢带着9岁的女儿穿过西侧小门来到农场,种植丝瓜或者采摘葡萄,占地不到1亩的园子里有泥土的芬芳。他们俯下身来,前面是灵动清澈的上塘河水,身后是他们居住的楼房和正要落成的商业综合体。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沈晶晶 吴佳妮 通讯员 汤臻  编辑:余彦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