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都市里的村庄——杭州拱墅区改造28个城中村的故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7-05 10:13   

 

拱宸夜色。

拱宸夜色。

  拆与改之间,让家园记忆萦绕

  听拱墅区的城中村居民讲述过去和现在时,常常可以看见他们脸上的自豪。

  石塘村人津津乐道于在附近发掘的战国墓水晶杯的故事,花园岗村人会将百年间发展苗木起家的故事娓娓道来,祥符桥村里流淌着运河古桥的悠悠岁月……拆改之间,如何留住这些共同的记忆?拱墅人有自己的办法。

  今年5月,由区文广新局和拱墅运河博物馆工作人员组成的4人文保小组成立,“去城中村搜寻老物件”,是最重要的任务。

  开头并不顺利。长期从事文史工作的小组成员并不了解城中村拆改的进度;村民们对于他们的意图也不太理解,“你们要这些做什么”“搬家时都扔了”一类的声音时常听闻。

  直到5月22日中午,当文保小组走入半山街道石塘村时,一切豁然开朗。

  60岁的胡春搬出了一套洗漱台,拉着他们闲话家常。民国时期的红漆架子、擦得铮亮的铜盆,在见多了文物的成员们看来,不算珍贵。但从老房子搬到新房子,这套奶奶当年的嫁妆,却是胡春一家人始终舍不得抛却的珍宝。熟悉的龙凤、四蝠雕花纹路伴随着儿孙们出生、成长,劳作、憩息,如今已成为他们最温暖的亲情记忆。拱宸夜色。

  50多岁的吴国松,刚开始只是拿出一套老票据让小组成员们看看。后来,在母亲的坚持下,他将这些资料捐赠给了文保小组。打开一层层精心包裹的绸布,当年分家时立的字据、土地缴税的证明、学费单据以及房契等几十张泛黄的纸张被一一铺展开来,如同打开了家族和村庄的尘封岁月。

  从石塘村开始,一个多月间,文保小组辗转拱墅各地,绣花裙、提篮等老式嫁妆,碾稻桶、锄头等农耕工具,衣柜、菜橱等生活器具,一样样老物件记录着拱墅的过去,也勾连着当下的生活。

  “在搜寻过程中,我们也时常看到村民们因为共同的回忆而更有凝聚力的场景,比如,原来有隔阂的家族一起在老房子前拍了照,邻居们约定每年重阳节都要小聚等等。”拱墅运河博物馆馆长谢爱弟说,这或许是这项工作更重要的意义。

  现在,搜集来的老物件们都被仔细放到了博物馆库房。等到10月,在完成鉴别、分类后,它们将成为拱墅一场关于城市乡愁展览的主角。

  当然,对于各个城中村村干部和村民,他们要留存的记忆更为具象。

  蔡马村的老年公寓不是一直就有的。有一次,朱仪胜偶然听到村民抱怨:“老邻居搬去旁边楼房了,晚上喊人吃饭也没人应了。”便和大家商量把村里用于出租的物业大楼进行改建,让老人们一起居住。这一提议获得全票通过。

  这个夏天,公寓装修好了。老人们最后看了眼老房子,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敞亮的房间,他们中年纪最大的91岁,最小的70岁,楼上楼下都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熟面孔。每到周末,家人们纷纷前来探望,儿孙绕膝、言笑晏晏。“尽管没有田野稻香,但邻里守望、平和自在,不就是我们期待的乡村图景。”朱仪胜说。

  新文村也正计划将村里的宾馆进行改造。村主干道上有几棵百年香樟树,村民们舍不得推倒,便提议把它们先迁到别处,等安置小区造好了再移回来,“这便是我们的村口树了,有它们在,离家再远也不会忘掉故乡”。

  “城中村改造是一次由村向城的彻底演进,推土机的轰鸣间,我们试图让乡愁记忆在居民生活中萦绕,让原本冰冷的拆迁变得温暖。”拱墅区文广新局副局长戴丽群说。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沈晶晶 吴佳妮 通讯员 汤臻  编辑:余彦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