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传奇冯根生:做事一定要认认真真 做人一定要规规矩矩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7-07-05 07:36   

青春宝抗衰老片面世

1956年“公私合营”后,胡庆余堂改为胡庆余堂制药厂。1972年,制药厂一分为二,原厂部改称为杭州中药一厂。而位于杭州城西桃源岭下的郊外生产车间,则升格成为杭州第二中药厂(青春宝集团前身),冯根生出任厂长。

这个厂是胡庆余堂的驴皮车间,远离城区,冯根生骑着除了铃儿不会响、其他都会响的28寸永久牌自行车开始创业。

说是第二中药厂,只是一座破庙,边上都是坟地。第二中药厂的总资产是36万元,净资产是18万元,没有一分钱现金,他甚至还向政府借了5000元给工人发工资。

但这不妨碍他对第二中药厂的改革。他对中药生产技术进行改造,包括原液取自动化、包装机械化、药液输送管道化等,中药生产步入大工业生产之列,厂房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实现了工厂园林化。

1978年,青春宝抗衰老片面世,上市之前已经通过了药理检验,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获得生产批文。冯根生怕错过药品推出最佳时间,决定先投产,他的这个决定最终救了产品、救了企业。

1982年,“青春宝”开始做起了电视广告,成为第一个投入大手笔广告的保健品,也是第一个采用片剂型的保健品。

1984年,冯根生率先在全国试行干部聘任制,全厂员工实行劳动合同制,要知道当时在全国都还没有实施厂长负责制。

历尽沧桑之后,冯根生曾经说过,“我从不灰心,因为我太爱中药了,我们家祖孙三代都是胡庆余堂出身,国药不兴,我人生不畅。九十年代初一个外国老板出几百万美元的年薪叫我去搞中药,我拒绝了,因为那是出卖祖宗的。”

兼并胡庆余堂

1992年,因第二中药厂被取消了自营进出口权,冯根生决定与外商合资。他在第二中药厂之上创建中国青春宝集团公司,将集团所属第二中药厂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成立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这样,参与合资的是第二中药厂,而非集团公司,合资后,作为国有企业的母公司,仍然具有品牌、秘方的所有权,确保了中方资产所带来的利润仍可以归拢到国家手中。

当年,青春宝和正大还曾达成一个协定—— “冯根生可以干到他干不动、不想干为止”。

由百年胡庆余堂转化而成的杭州中药一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逐渐变得举步蹒跚。到1996年,因经营不善,已经濒临破产。

兼并一厂并非没有风险,但冯根生没有犹豫就出手了。这个举动被人称作为“儿子吃了老子”,其实这是“儿子救了老子”。成为这个“江南药王”百年老店的新掌门人后,他让奄奄一息的胡庆余堂起死回生,重新擦亮了牌子,从亏损大户扭转成纳税大户。兼并后短短5个月,胡庆余堂就止住了多年的下滑势头,第二年便开始扭亏为盈,销售回笼资金达1亿元,创利税1100多万元。

杭州市政府

重奖企业界“三巨头”

2002年7月,杭州市政府抛出轰动社会的“重磅新闻”。冯根生、宗庆后、鲁冠球三位杭州企业界公认的“巨头”,每人获得了一张300万元的巨额支票。当时这是杭州改革开放23年来,市政府授予企业家的最高荣誉和最重奖励。

同年9月,冯根生在上海浦东发表激情演讲。在以“把握机遇、创新机制”为主题的演讲中,冯根生从三年学徒生活,四次机制创新、一个兼并典范三个方面,展现了他为国企改革拼搏不息的人生经历。

冯根生认为,捕捉把握机遇的能力与勇气,是创新机制赖以建立的两大支点。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有50%把握的事就可以去做,有70%把握的事就要抢着去做,等到事情有了100%的把握再去做就太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如果因为没有理论支持而畏缩不前,就会永远丧失机遇。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张超  编辑:余彦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