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杭州来讲讲 从前没啥小汽车西湖到底是啥样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08-26 09:06   

80年代初,玉泉观鱼的人就不少。尹炳炎 摄

1984年西湖游船上也是摩肩接踵。(资料图片)

    这两天,每到入夜,杭州南山路上灯光璀璨,因为没有车子,游客行人纷纷悠闲地合影拍照,坐着甚至躺着摆出各种造型,照片背景有时空旷,有时依然人从众。

    老杭州杨小姐说,“记忆中,小时候的西湖就是安静的”;也有老西湖唐先生说,“西湖边从来就是人很多,我们年轻时候也是人山人海,不过现在是车水马龙”。

    以前小汽车还不多时的西湖,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试图从几位老杭州人口中,探寻老底子西湖的模样。

    靠赏桂时的人山人海

    他赚了人生中第一桶金

    一说起杭州的味道,似乎就闻到了桂花的香气。每年九十月份,整座城市弥漫着丝丝香甜气息。光是闻着这空气里的桂花香,就已经醉了,难怪常有人说,杭州最浪漫的季节,应该是秋天。

    满觉陇是杭州最出名的赏桂地,赏桂品茶,一直是老杭州人秋天的保留节目,常听到老杭州人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没喝上一杯桂花茶,杭州的秋天就感觉没真正过过。”

    满觉陇村村委负责人唐国强,也是当地人,在上世纪80年代,他还是个20岁出头的青葱小伙,也正是因为桂花,让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唐国强记忆犹新,那时候,杭城桂花盛开时,满觉陇赏桂的人就已经非常多了,很多都是“全家总动员”,扎堆聚在桂花树下,吃饭、喝茶、闻香、聊天。

    “其实,那时候西湖边的人不比现在少,只不过没现在那么多车,那时是人山人海,现在是车水马龙。”

    9月的杭城,空气里的闷热尚未退去,杭州人有一形象的说法,曰“桂花蒸”,意喻农历八月桂花将开时,一如蒸桑拿的天气。但这种天气比较特殊,对桂花发育有利。

    头脑灵活的他在人流和天气中,发现了商机——卖棒冰。他每天从满觉陇村骑着个三轮车前往邮电路一带把整箱整箱的棒冰批发回来卖,“那时便宜,一根棒冰卖3~5分钱。”

    生意好的时候,唐国强一天要来回跑三趟批发棒冰,最多的时候,一天进了13箱棒冰,一箱100根。除了卖棒冰,唐国强还顺带着卖香烟。他的生意“旺季”一般能持续近两个月时间,人生第一桶金,就这样赚到手了。

    当年坐自划船,5点就得出门

    因为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了

    除了赏桂品茶之际,西湖边拥挤的香客也是杭州一道不变的风景。

    今年75岁的老杭州丁云川,是杭州文史研究会理事、杭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他说:“旧时,杭州人去灵隐、天竺上香礼佛,常常走茅家埠水路,既可观景,又省了脚力。据老一辈说,农历六月十八日是观音生日,这天的香客特别多,前一天的晚上,香客船就接连不断地来到茅家埠。香客们上岸后,手提灯笼,三三两两,踏着青石板路,前往灵隐、天竺。”

    西湖颜值高,吐槽“西湖拥堵”是从古就有的事情了。明朝才子张岱在《西湖七月半记》里就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烧头香的记忆,对75后杨女士来说,也是记忆深刻,那一年她读高二,这是第一次没有大人的陪伴,和小伙伴一起去烧头香,“从少年宫开始直到灵隐,几乎摩肩接踵,人山人海,自行车根本就推不上去,只能步行前往,一个不小心,就被后面的人踩到脚后跟。”

    不过,对于儿时西湖的记忆,杨女士最深刻的莫过于去西湖六公园坐自划船。

    “我读小学时,家住半山,所以去西湖边游玩的机会不是很多,但每年春天或秋天的某个周末,父母就会带我去坐自划船。”对当时的她来说,那可是一年一度的盛事,“前一晚我都会兴奋得睡不着。每次我们都要一早5点就出门,去六公园排队,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

    在杨女士的记忆中,秋天西湖边的味道是甜的,除了桂花香,还有热乎乎的糖炒栗子。

推荐阅读:

支付宝能买地铁票!预计9月中旬全面启用

韩国女明星上节目时抽泣 鼻子捏了一下竟然塌了

9月1日至7日 各大医疗机构照常开设急诊门诊

有家咖啡馆里猫好多 3岁孙女吃饭时不小心被咬伤

充满爱的洗车店!业务骨干由10名智障孩子组成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段罗君  编辑:赵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