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谧灵动的西溪湿地边,就是紫金港路,为了以最佳的姿态迎接G20峰会,这条城西的交通要道,在2015年9月正式启动实施提升改造,计划2016年通车。“蝶变”之后的紫金港路,南接紫之隧道,北连紫金港隧道,“上天入地”的形态,对交通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杭州举办G20峰会的机遇与挑战之年。紫金港路改造提升和紫金港立交工程作为杭州“四纵五横”快速路网最西“一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紫金港路交通状况,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建设期间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工程开建以来,建设单位市建委所属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心会同沿线文新、蒋村街道和登云圩、蒋村花园等社区,以工程党建联建民主促民生为载体,形成了“同心共建紫金港,合力保障G20”的和谐氛围,为工程顺利推进注入了强大动力,并取得了完成重要节点的阶段性胜利。
2015年11月,紫金港路改造提升工程主体正式开工,2016年3月16日,隧道明挖段首节框架结构形成,3月28日,紫金港立交南北向高架主线贯沟,4月18日,隧道完成所有出土工作,4月30日,隧道主体结构完成。雏形初现的紫金港路,是一线建设者力与美的作品,更是沿线单位、广大居民,以及交警、建设、城管、管线、电力等各部门通力配合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杭州市总工会、市建设工会向工地一线送医疗、送文化、送服务,大大激发了建设者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个6月,紫金港路提升改造和紫金港立交南北向主线将具备通车条件。
G20之于杭州,是一次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腾飞,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参建各方、配合单位、沿线单位和居民,少了任何一方的支持,既定的目标任务都无法完成。
紫金港路改造提升工程,包括1.3公里长的紫金港路隧道,以及“上天入地”的紫金港立交,项目沿线有文新街道登云圩社区、蒋村街道蒋村花园社区等几个社区,涉及居民2000多户,紧挨着施工现场的还有西溪湿地、蒋村环卫所、杭十五中、杭州公益中学、绿城育华学校等一大批省市企事业单位,一旦工程开建,施工的每一个步骤,都会对沿线产生影响。
此外,由于紫金港路紧邻西溪湿地,这里的土质条件并不理想,含水量高,这对一个几乎全是明挖施工的隧道工程而言,难度实在不小。加之杭州的冬天、春天湿冷多雨,连绵不断的降雨,无疑又增加了出土的难度。
作为紫金港路提升改造和紫金港立交工程建设方负责人,杭州市城市基础建设发展中心工程二处副处长陆明忠和薛飞压力不小,“要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一方面要求我们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快进度,同时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减少对沿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持同样想法的,还有施工方中铁四局二公司该项目的党工委书记王琦。
要达到这两个目标,得争取沿线街道社区居民和单位的最大支持。
经城基中心党委积极对接,沿线的街道社区都表态:街道社区将全力配合。街道社区先利用短信平台告知居民工程即将启动,紧接着组织建设方、施工方、社区“三方会谈”,把未来的不便,一项项认真告诉居民,让大家做好思想准备。
尽管已经把“提前量”做足,但开工后,前期预想的困难还是接二连三地出现,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前登云圩社区的居民打开窗就是西溪湿地,而施工一开始,窗外变成了钢筋水泥的工地,落差不是一点点。登云圩社区紧邻紫金港路的住户达到七八十户,距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只有30多米。沿线的好几户居民,都为了噪音的问题,找到登云圩社区沈云华书记。
这样的心情沈云华很能理解,不过每次他都是同一句话,“工程建好了,我们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大家再忍忍,我们多支持一点,工程就能早一点完工。你们有问题就跟我说,我去跟项目部谈。”
就这样,社区挑起了共建这个“扁担”的一端,把居民所有的诉求全部揽下,“扁担”的另一头——紫金港路改造提升和紫金港立交两大项目,则想尽办法调整工艺、缩短工期,尽可能减少对居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