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养成文明
“看到斑马线上有行人,距离30米外松油门减速,20米外车速减到15码,10米内必须停车。”随便找一个杭城的公交车司机,问问他什么是“三二一”,保准能得到这串回答。
闻名全国的“礼让斑马线”背后,是一整套的制度建设,用以推动文明习惯的养成。
早在2007年,杭州公交集团制定《公交运营司机五条规范》,明确规定“行经人行横道时减速礼让”。
2010年1月起,杭州制定了《杭州市打造交通文明示范城市三年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与此同时,杭州交警在执法中加强了电子警察的监控,对不礼让斑马线行为的拍照抓取,对车辆斑马线前不让人行为进行扣分等相应处罚。
多管齐下,以公交车为首,出租车、私家车先后加入的“礼让斑马线大军”逐渐形成。司机和行人也渐渐培养出默契:只要司机停下车,一个手势,行人就会加快脚步穿过斑马线;同样,司机也会耐心等候行人过马路后,再踩下油门。
现在,杭州尝试复制“斑马线模式”,创造更多的文明风景线。比如杭州公共交通系统正在大力提倡的“排队候车”。
龙翔桥站是杭州地铁客流量最大的站点之一,站长宁强告诉记者,“我们做过实验,按照龙翔桥站客流高峰时段来算,如果乘客能够排队候车的话,能节约5秒钟左右的上车时间,而且不会因为拥堵造成卡门等现象,进而消除安全隐患。”
2015年8月,杭州地铁正式开始倡导乘客“先下后上,排队候车”。“这是为了文明,也是为了效率,更是为了安全。”一场声势浩大的文明乘车宣传随之启动。地铁站里,排队上车的宣传语随处可见,候车标识就贴在脚下,耳边不断回荡着站内播音员温和的提醒声,还有站务人员和志愿者交替值班进行文明劝导……
有引导、有提醒、有示范,文明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宁强说:“只要前几位候车乘客在排队区排队候车,后面的乘客也会很主动地跟到队伍后方。半年过去了,我发现有时候不需要我们提醒,乘客就已经自觉在绿色标识划定的区域里排起了队。”
发生喜人变化的不只是在杭州地铁。在滨江,许多公交站一改“大通铺”式的站台,用标识和分隔带划分成了数个小的候车区,每个候车区对应特定班次的公交车,乘坐几路公交车该在哪里排队候车,一目了然。
文明乘车,就这样蔚然成风。
看点其他新闻:G20峰会期间杭州部分路段将“限时限量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