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封闭式小区,我家围墙要拆吗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6-02-23 06:32   

    接轨国际

    破解城市发展难题

    《意见》的出台,针对的是“城市病”的蔓延。文件里这样表述:城市建设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节约集约程度不高;依法治理城市力度不够,违法建设、大拆大建问题突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蔓延加重。在中央看来,封闭小区是当前城市病的一大病因。

    由此也有了《意见》第六条“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如何完善?其中一条“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无疑成为了焦点。打开封闭住宅小区,“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另外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做法也是在和国际接轨,目前发达国家的大多数城市住宅便是采用街区制,只有极少数豪宅才设置围墙。

    在我国,按照现在的城市道路系统现状,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城市中“毛细血管式”的小路不足,仅仅通过“城市大动脉”来输送人流和车流其实是完全不够的。据记者了解,有专家多年前就已指出:“杭州支路系统不发达,是道路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位房产业内人士对比了受西方城市规划影响较大的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数据,指出萧山城区的道路线密度只有8公里/平方公里左右,而香港澳门的相关数据达到18公里/平方公里。

    另一方面,“不再建造封闭住宅小区”意味着打开了更多的公共空间。过去,开发商都爱强调“私密住区”,其实也在强调只有小部分业主可以私享小区内的绿化、配套等资源。而一旦变成街区制社区,意味着城市资源走向节约集约化。

    还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理念也是促进和谐社会的手段之一。当有形的围墙消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许也就更多了。”目前主流的封闭式住宅区中,人际关系的冷漠早已被人诟病多年,围墙隔绝出了一个个“孤岛”,虽然居住上相邻,彼此却从无交集。当封闭式住区逐步打开,或许会是破解这些城市难题的出口。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印梦怡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