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G20峰会项目重点工程、杭州紫金港路提升改造工程工地机声隆隆,300多名建设者奋战在工地。 本报记者 吴元峰 摄
河北汉子王海堂:
一块蛋糕
在异乡的除夕生日
王海堂检查设备。 霍翟羿 摄
本报讯 (记者 霍翟羿) 除夕早上,杭州武林广场工地,刚起床的王海堂为自己泡了一碗方便面,里面特意加了一个鸡蛋。
对他难得的“奢侈”,工友们有些奇怪,听他一说才知道:这一天,正好是王海堂41周岁的生日。这是这个河北汉子为自己准备的“长寿面”。
工友们一听就急了:不行,又是生日又是除夕,哪能这样应付呢?
当天,他们跑遍了周边的蛋糕店,终于在一家刚刚开的店里“抢”到了最后一个大号水果蛋糕。
说到这里,王海堂斩钉截铁地说:“这是我最开心的一个生日。”
王海堂给记者看了那天拍下的小视频:他把大蛋糕切开,一块块分给陪自己共度生日的兄弟们。
身高1.8米的王海堂是个典型的北方汉子,不善言辞,但讲究“一口唾沫一个钉”。外貌粗豪的他,负责的是工地上最细致的活:安全组长。
作为中铁电气化局机电组的一员,20多年来,王海堂跑过山东、上海、江苏等地,无论是高铁、地铁还是一些城市地标建筑,都曾留下过他和同事的印记。
在武林广场工地,王海堂和同事们负责供电设施的安装和地下商城的内部装修。
“工期非常紧,可能是我做过的工程里最紧的。”王海堂说。
当然安全不能放松:大年初二,工人们开始安装武林广场地下二层的变电设施。王海堂拿着工程用的小手电,把每个变电器看了又看。
作为杭州地标性建筑之一,又逢G20杭州峰会这一盛会,武林广场项目关注度很高。王海堂对自己和工友们的能力非常有信心。
重庆人孙应红:
扮靓杭州
要请爸妈来游西湖
孙应红在工地上。 钱璐斌 摄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董小易 通讯员 王维诗) 站在星远里三弄5号门口,84岁的王大伯有些感慨:“我在这里住了70多年啦,这么像样的修整,还是第一次。”
看着斑驳的外墙被粉刷一新,腐烂的房梁、破烂的瓦片被换成新的,王大伯别提有多高兴了。
屋顶上,浙江暨阳建设集团的工人们正在铺设新瓦,上了年纪的王大伯虽然有些眼花耳背,但对几个工人却熟悉得很:“小孙,你们下来喝点水,吃点水果吧。你们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啦。”王大伯忙着招呼工人们。
“太忙了,我们不吃,谢谢啊。”屋顶上,工地班组长孙应红挥挥手。
由于修缮屋顶粉尘很大,44岁的重庆丰都人孙应红全身上下都是灰,但是忙着揭瓦的他没空擦一把脸。午饭时间,他也是就地一坐,随便扒上几口饭,稍事休息就开工。
像王大伯家一样,星远里、劝业里需要进行彻底修整的屋子,有60余间。再过十几天,原本破败凋敝的星远里和劝业里,将变成青砖黛瓦,焕然一新。
工程量自然是不小的。由于工期紧张,孙应红十几年来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主动要求春节加班,想趁着天气好把进度赶上来。和其他工人一样,他已经十几天没有休息了,累是自然的。孙应红说:“饭量比以前大了很多,晚上睡觉时间也提前了。没办法,为了尽快让居民过上安心日子,能快一点是一点。”
“看到重新修缮过的房屋,居民们都特别高兴。有不少人给我们送吃的,还要留我们吃饭,弄得我们很不好意思。”孙应红觉得,“在杭州工作10多年了,我们对这里很有感情。建设杭州有我们的一份功劳,想想也是挺有成就感的。等峰会召开了,我会邀请重庆老家的父母来看看漂亮的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