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整治后的高速公路两侧
临安:高速出口整治后新景象
各区县(市)也是第一时间部署,并自加压力、深化自查。如桐庐,上级交办2处问题,再深化自查出问题826处;建德,省交办50处问题点,自查出问题1228处;淳安,上级交办6处问题,自查出问题1789处。并都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务。
——第一时间组织。杭州市在第一时间组建“1+10+X模式”的工作机构,明确由市“三改一拆”办为总牵头。各级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依法依规,坚决打赢这场硬仗。“谁家孩子谁家抱”,不留退路、不拖时间、不能手软、不作解释;做到不推诿、不扯皮、不搪塞、不应付,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和干劲,按时间节点切实落实普查和整治任务,确保工作责任落地、责任追究落地。
各区、县(市)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建德突出绿化,完成裸露山体绿化修复10万余平方米,沿线新增绿化390余亩,平原绿化4730亩。临安把问题点分布的103公里杭徽高速沿线整治,提升为“百里画廊”和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工程,高规格、全方位推进整治建设。下城、下沙、大江东、滨江等上级交办点位较少的区域,也结合实情,迅速组织做好整治工作。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有统有分、各负其责、共同负责,为全面推进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借力三个“利好因素”
——借峰会保障之机,拓展整治区域。G20峰会择址杭州,杭州必须展现一个优良的形象,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大大提升自己在世界上的美誉度。值此整治,正是良机。市委主要领导作出当年年底前务必全面完成面上问题整治的批示。杭州组织全市范围“两路两侧”“四边三化”问题自查,包括省道、县道和乡镇道路,共排查问题点11506处,上月中旬已全部完成整治;33个入城口的综合整治,到上月底前也已全部展开。江干区对G20峰会保障项目涉及的8.88万平方米违建,全部完成整治。
——借上级督查之力,攻克整治难点。2015年7月15日至10月23日,省领导5次赴杭州督查,指导“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进一步传导工作动力,提振杭州士气。其中,萧山区老浙赣线绵延10余公里、铁路部门出租土地上近26.6万平方米的违建厂房,涉及144家企业,整治难度很大。萧山借助上级力量,在短期内全部完成了整治。对省政协监督中发现的沪昆绕行线边上的两处违建,在上级督办下,景区协调多家部门,克服产权复杂等重重困难,快速果断完成了整治。
——借媒体关注之势,营造整治氛围。整治推进中,动员杭州电视台等本地媒体,始终把“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作为重点报道内容,聚焦黑臭河、高速桥下违建、铁路沿线乱搭乱建等整治重点。对推诿扯皮、借故拖延、整治不力的,在《今日关注》等栏目进行曝光。各县市充分利用当地媒体,曝光问题、督促整改,营造了强大声势和浓厚的舆论氛围,有力推进了“两路两侧”整治。健全三项“长效机制”
——建立“路长制”和“段长制”。按照省政府要求,杭州所属各区、县(市)全面建立了“路长制”和“段长制”,共明确由区级领导或镇级主要领导担任的主要公路“路长”174人、铁路“段长”41人,领衔承办,带头在一线。
——建立完善日常巡查机制。对市区两级防违控违信息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把之前行之有效的各区、县(市)三级巡查网格化管理模式,植入信息系统并组织培训;以社区(村庄)为单元,把长效管控与综合治理、民政服务等相结合,实现三级巡查网格化管理模式,在人员装备、信息传送、即查即拆、网上核对等方面真正落地。江干“查、整、管”结合,健全完善“两路两侧”长效保洁、绿化长效管护等机制。上城还购买了无人机,对道路两侧环境进行不间断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建立多层面多渠道督查机制。采取市领导重点督查,人大政协随机督查,市委、市政府督查组分片督查,职能部门定期督查,市“三改一拆”办和职能部门联合督查的方式,切实加大专项整治推进力度。2015年9月7日、10日、17日3天,由市领导带队分别重点督查了萧山、富阳和临安等地;10月中旬以来,市政协领导带队,分4组到现场督查,市“三改一拆”办副主任裘新谷紧盯重点难点问题,反复督查,推进工作。
各地也是亮点纷呈。富阳建立区领导联系督查制度,每两周对全区9条主要道路进行包干现场督查。西湖建立监察机制,区纪委监察部门全程介入,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现象。拱墅通过邀请第三方拍摄曝光片,由区文明办和人大、政协等进行每月督查……
持续严格的督查,有力推动了各地的整治进度,促进了长效管理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