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发布,中心城区车位总量要严格控制。作为全国几大“堵城”之一的杭州,以后想多买几个车位,可能也不行了。而停车收费,差异化会越来越明显。
汽车,改变了现代人的很多生活习惯。
便捷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出去吃饭,车程15分钟,结果找车位花了半小时;出去看病,眼看着取号时间都快过了,车子排着队连医院大门都没见着;出去接孩子,孩子等在校门口半天了,学校周边却是堵得动也动不了。这些长期困扰城市交通的难停车、乱停车的问题,如何破解?
9月6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给出答案。导则首次明确了城市停车供应体系的原则和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物的配建标准,强调合理配置停车设施资源,引导交通需求,逐步形成与城市资源条件和土地利用相协调,与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可持续停车发展模式。
这也是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正式对停车泊位的建设,提出了指导要求。作为全国几大“堵城”之一的杭州,会不会出现解决停车问题的曙光?杭州市建委(市停车办)对《导则》做了解读。
以后停车位,要严格控制总量
根据交警部门统计的数据,目前,杭州市主城区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20万辆,备案的停车泊位53万个左右,缺口显而易见。
为了加快城市建设,杭州市这几年一直在大力建设停车场(库),但是此次,《导则》首次明确,城市停车供给总量应在停车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原则是,适度满足基本车位,从严控制出行车位,建立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
《导则》中明确提出,要对车位总量进行控制,倒逼中心区域小汽车出行量减少。换句话说,以后,杭州对于车位总量,要严格控制了。比如,几年以后,武林广场这种中心区域一带,停车位和现在相比不会增加很多,但是停车费可能会越来越贵,因为《导则》规定城市中心商业办公区道路两侧路内停车位数量要严格控制,杭州市停车办也表示,虽然收费贵了,车位也不会很多,但是根据国外目前的情况来看,停车难的问题倒是有了明显改观。
大家印象中,能够容纳五六百辆车的停车场,以后可能也很少能见到了,因为《导则》规定,城市公共停车场规模一般不宜大于300个泊位,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
停车收费,差异化会越来越明显
在本次《导则》当中,完善停车收费政策也成为破解停车难的一个办法。由于停车位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也有商业属性,收费价格要反映土地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
杭州市停车办以武林广场为例,目前的武林商圈一带,属于一级区域,白天和晚上的收费都是一致的,以后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时间段不同,停车收费不同”。也就是说,大家白天去武林广场,和晚上去武林广场,收费可能会不一样,还有就是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停车,将来也会区别对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