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的研究显示,福寿螺最早进入我省其实是在2001年,这些年一路从温州台州等沿海地区北上,不过目前在我省嘉兴、湖州等地的大部分地区都还没有出现。
什么原因?因为这家伙怕冷。
扒一扒福寿螺的老底就知道,它还有个别名叫大瓶螺,原产南美,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种,所以气温一偏低,它们便难以越冬。
我省目前对付福寿螺的办法不少,而且农业部门经过研究,已经摒弃了用农药类产品,转而用专门的生物防治法来对付它们。
经过试验研究,在中华鳖、麻鸭、番鸭、鲤鱼、水龟等动物眼中,福寿螺是难得的美食。因此,把它们放在水稻田、茭白地等农业区域以及城市水系里共养,是防止福寿螺成灾的好办法。
福寿螺为啥不适合吃?
它是广州管圆线虫的寄主
福寿螺最早是由海南、广东等地引入中国的,应该是作为一种外来美食被端上餐桌的,因为它体内含有大量蛋白质。不过,福寿螺和小龙虾不同,口感偏干偏硬,加上很难烧入味,在吃货遍地的中国不怎么受待见,遭到了放生处理。
而另一个不太适合食用的原因,是因为寄生虫的问题。
研究证实,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寄主,而这种寄生虫可进入人脑等器官,使人发生急剧的头痛,甚至不能受到任何震动,走路、坐下、翻身时头痛都会加剧,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死亡。
在省农业厅的相关课题中有收录到,1997年年底,我省温州市各大医院连续收到一批不明原因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患者,当时被当地称为怪病,引起广泛关注。
后来证实,其中绝大部分病例是因为食用了没有烧熟的福寿螺所致,其余散发病例也都吃过这种螺类。
这是大陆地区第一起广州管圆线虫病食物型暴发流行案例。
而2006年8月,北京市卫生局也通报了87人因使用凉拌福寿螺肉染上“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案例,成为当年十大食品安全事件之一。
所以,千万别把福寿螺当成我国土生土长的水田螺误食了。两者长相相似,但福寿螺外壳颜色呈黄褐色(田螺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