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
附着在草叶上的福寿螺卵。
河道养护工人正在处理捞到的福寿螺卵
最近这段时间,不少人在杭城的一些河道水系附近,发现一种长在草叶上的粉色花,近看像桑葚一样,一粒粒密密麻麻的有点肉麻。
其实,这是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的卵,近几年杭州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灭螺行动,人工捕捉螺卵。
既然每年都要灭螺,为什么这两年福寿螺的出现率反而越来越高?
河道养护人员有些无奈,因为经过治理,杭州的河道水质越来越好,周边绿化越来越多,而福寿螺喜阴怕光,越干净的水越适宜它的繁殖生存。
万绿丛中几点红
杭州多处河道频现福寿螺卵
刘先生两口子家住杭州城北灯塔豪园小区,平时喜欢趁晚饭后在附近散散步。刚好,小区对面的城北体育公园就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环境幽静,花木扶疏,成了他们消食的好去处。
不过最近几天,妻子小陈在散步时,有了意外发现:河边的一些水草竟长出了奇怪的“花”。
说它像花,因为这东西大多附着在青草上,颜色呈现为红色或者粉色,远看挺鲜艳。但走近一瞧,就有点让人头皮发麻了——怎么看都像是一颗颗小虫卵集簇在一起,这一幕肯定会让密集恐惧症者抓狂。
刘先生胆子大,蹲下身子用手去摸,这玩意软软的,一用力,还会流出一些红色汁液。
夫妻俩不知道这是什么,有些担心这虫卵模样的东西会不会孵出什么惹人厌的虫子,便在网上发帖询问。
没想到,这下引起了不少共鸣,同样常去这条小河边散步的附近居民以及其他住在亲水小区的市民们纷纷加入讨论。
最后得出结论,这是福寿螺的卵,这种长得像田螺的外来户,是近年才在杭州出现的。不过,今年夏天起,它的存在感似乎特别强,有不少人见到了它的身影。
比较引人关注的一次,是今年6月份,很多游客在西湖景区的曲院风荷内看到了比较显眼的螺卵。而今年8月,在城东三里亭水岸雅苑小区的运河引流景观水系内,也有很多人发现了他们的身影。
河道治理后水质变清
喜欢干净水质的福寿螺大量繁殖
连日来,记者特意去城北体育公园附近的那条河道以及上塘河、九沙河等一些沿岸风景不错的地方走了一圈,果然在一些水草、木桩、池壁上发现了这些螺卵。
但记者同时也注意到,出现这些螺卵的地方,都是环境水质不错的地方,难不成这种福寿螺喜欢在风景优美的景观河道里产卵?这种东西多了,会不会影响水质,会带来多大危害呢?
就在记者对着一丛青青水草上的螺卵仔细研究时,一叶扁舟从面前划过,原来是一艘负责河道垃圾清理的作业船。
船上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搞清楚这玩意,可以去找杭州市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河道养护公司。
说起福寿螺,没有比河道养护公司更清楚的了。
推荐阅读:
工作人员介绍说,福寿螺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两三年前开始在杭州市区出现。对于河道养护工作来说,福寿螺是要坚决消灭的对象,因为这种螺食性杂,繁殖量大,会危害荷花、再力花等常见的水生景观植物。
自从2013年,福寿螺开始出现在杭州市的河道水系后,河道养护公司每年都要开展一次专门的灭螺行动,平时也要不定期进行河道巡查,一旦发现就要进行处理。
既然每年都要灭螺,为什么这两年福寿螺的出现率反而越来越高?
工作人员对此表示很无奈,“福寿螺最大的生物特性是喜阴怕光,喜洁怕脏,水质环境越好,越适宜它繁殖生存。”
而这两年,随着“五水共治”等行动的开展,杭州市区内的水系越来越清澈,景观越来越漂亮。这家伙也就越活越滋润,向越来越多的水系扩张。
会危害水生植物
每年都要进行灭螺行动
不过,要抑制福寿螺的繁殖,办法也很简单。
以杭州市河道养护公司为例,今年6月1日至6月30日,他们就开展过一次行动。
清理人员将管辖内的南黄港、备塘河、和睦港、上塘河及电厂热水河作为重点水系,集中用网兜捞取分布在离水面15—40厘米的驳砍、池壁、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的福寿螺粉红色卵块。
接下来又要怎么处理呢?
其实很环保。只要把这些螺卵集中到一起,然后进行人工碾碎就可以了。毕竟这种螺卵就是一种生物状态,不会产生污染,早晚会被土地吸收,变成肥料。
在今年的灭螺行动中,光是市级河道养护公司工作人员累计清除福寿螺卵面积就达500平方米。
而各个区的对口部门,也都是这样做的。这样一来,市区内水系的福寿螺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抑制。
不过说实话,爱吃螺蛳的人肯定知道,螺类生物的繁殖能力超强,不可能一口气把它完全消灭,总有个把漏网之鱼。
但只要将它们的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不会对水生景观植物造成很大的威胁,所以咱们也没必要非得赶尽杀绝。
福寿螺会不会影响我们的餐桌?
对付它的办法也很多
目前,在相关部门的监控下,市区河道内的福寿螺尚未构成威胁,它的出现顶多会让密集症恐惧者有一些不适感。不过,这玩意对农村来说,可是要严防死守的,因为一旦让它们在稻田菜地里撒了野,那就要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餐桌了。
因为这种家伙的繁殖速度快得吓人,一年可产卵20~40次,每次含卵200~1000粒,年产卵量3~5万粒。
而且,它还特别喜欢吃水稻等水生作物,于是便登上了外来入侵物种的名单。
推荐阅读:
省农科院的研究显示,福寿螺最早进入我省其实是在2001年,这些年一路从温州台州等沿海地区北上,不过目前在我省嘉兴、湖州等地的大部分地区都还没有出现。
什么原因?因为这家伙怕冷。
扒一扒福寿螺的老底就知道,它还有个别名叫大瓶螺,原产南美,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种,所以气温一偏低,它们便难以越冬。
我省目前对付福寿螺的办法不少,而且农业部门经过研究,已经摒弃了用农药类产品,转而用专门的生物防治法来对付它们。
经过试验研究,在中华鳖、麻鸭、番鸭、鲤鱼、水龟等动物眼中,福寿螺是难得的美食。因此,把它们放在水稻田、茭白地等农业区域以及城市水系里共养,是防止福寿螺成灾的好办法。
福寿螺为啥不适合吃?
它是广州管圆线虫的寄主
福寿螺最早是由海南、广东等地引入中国的,应该是作为一种外来美食被端上餐桌的,因为它体内含有大量蛋白质。不过,福寿螺和小龙虾不同,口感偏干偏硬,加上很难烧入味,在吃货遍地的中国不怎么受待见,遭到了放生处理。
而另一个不太适合食用的原因,是因为寄生虫的问题。
研究证实,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寄主,而这种寄生虫可进入人脑等器官,使人发生急剧的头痛,甚至不能受到任何震动,走路、坐下、翻身时头痛都会加剧,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死亡。
在省农业厅的相关课题中有收录到,1997年年底,我省温州市各大医院连续收到一批不明原因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患者,当时被当地称为怪病,引起广泛关注。
后来证实,其中绝大部分病例是因为食用了没有烧熟的福寿螺所致,其余散发病例也都吃过这种螺类。
这是大陆地区第一起广州管圆线虫病食物型暴发流行案例。
而2006年8月,北京市卫生局也通报了87人因使用凉拌福寿螺肉染上“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案例,成为当年十大食品安全事件之一。
所以,千万别把福寿螺当成我国土生土长的水田螺误食了。两者长相相似,但福寿螺外壳颜色呈黄褐色(田螺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