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 清河坊历史街区靠什么吸引南来北往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5-07 07:27   

有着丰富的人文文化遗产和老街风韵

却也受到旅游特色街“同质化”现状的困扰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热闹的吴山脚下,满街的红灯笼一盏一盏亮起来。

市民张大伯背着双手,慢悠悠地走在路上,这一天,他照旧要去清河坊历史街散散步,顺便买点老伴喜欢吃的龙须糖。

作为老杭州,张大伯对清河坊历史街区有种特殊的情结,甚至于因为来的次数多了,他对于街上的店铺都已是了如指掌,一开口便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我最常去的就是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即使不买药,也喜欢去坐坐,那沁心润肺的中药味,闻着特别有味道。有亲戚朋友来杭州,要想看老底子的民间手艺了,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这儿,捏泥人、拉大片、老旧皮影戏台、草编……老底子的味道,要啥有啥。”

在杭州,像张大伯这样的老杭州并不在少数,而每天穿梭如织的人流中,更多的则是来自不同国家、地域的游客。

据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1800万左右的人次到此游玩,营业额达21个亿。在旅游休闲特色街遍地开花的时代,同质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靠什么吸引熙熙攘攘的南来北往客?

历史

这儿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儿”

历史街区开街十多年 已成为杭州一张金名片

清河坊历史街区位于吴山脚下,河坊街新宫桥以东,是南宋时期宋高宗寝宫—德寿宫遗址。南宋时被封为清河郡王的张俊住宅就在当时称之为御街的太平巷,故这一带被命名为清河坊。早在800多年前,这儿就是当时的商业、文化中心,积淀了丰厚的历史人文遗产。历经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直至解放初期,这一带仍是杭城商业繁华地带。

2000年初,清河坊历史街区一期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同年4月,市政府作出批复,将河坊街、大井巷一带正式定名为“清河坊历史街区”。

2001年10月,清河坊正式开街,街区除保留区内著名的老字号外,以招租、联营等形式,引入商家经营中医药、古玩、字画、旅游纪念品、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等符合街区历史文化氛围的项目。

通过十几年的开发、培育,如今的清河坊历史街区已经成为杭州城市的一张金名片,先后被授予“中国著名商业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华老字号第一街”,成功创建国家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并于2007年初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

“人流量和营业额基本都是逐年递增,拿去年和前年来说,虽然人流量都在1800万人次左右,但去年的营业额达到了21个亿,明显比前年多不少。”杭州清河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孙仲杰介绍,目前清河坊历史街区上各种业态的商户共有200多家,其中以老字号、土特产、旅游纪念品店铺居多。相比一些商铺更迭频繁的特色街,十余年来,清河坊历史街区的店铺虽然也有易主,但运营还算稳定。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范昱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