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垃圾分类之路收获几何 三问城市垃圾分类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5-05 07:12   

    红蓝二桶作为新的“切入口”,居民也更为接受。如废旧衣物,啤酒瓶、饮料瓶、蓄电池,大部分能做到准确分类。每个月10号,作为清运红蓝二桶的日子,居民已越来越多自发地加入了这个活动。有的小区内还有“熊猫桶”,专门收废旧品。

    有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垃圾中,纸张和塑料各占10%左右,其中可回收纸类仅占纸类垃圾总量的一半,最具有回收价值的报纸更是只占可回收纸类的1/3,其他都是食品包装、广告宣传单、破碎的办公用纸和其他纸包装等,一般居民不会主动分类回收。塑料垃圾当中,高价值塑料仅占1/10。这部分低价值垃圾在可回收物总价值中占到43%~60%,如果实行全面分类回收,将比废品回收公司提高回收效果一倍以上。但正是因为它们的低价,使得这部分垃圾变成了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如何让老百姓懂得它们的价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这部分垃圾通常和厨余垃圾混在一起,被送进了堆肥场或者焚烧炉。事实上,正是这部分垃圾中所含的透水透气性能极差的塑料,导致了厨余垃圾堆肥效果大大降低,也正是由于这部分垃圾中含有的带有氯原子的塑料,在焚烧炉中不完全燃烧后生成了二恶英。

    杭州正在鼓励有条件的小区进行垃圾“二次分类”。这在五年前,是被禁止的。当时想的是,如果社区反正会“二次分类”,那居民的分类意识培养不起来。但实践往往突破当初设想,事实证明,小区的“二次分类”还是很有必要。

    杜欢政称,在国内,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可以通过卖垃圾赚钱。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引入企业,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并将公众纳入这一产业链,从而起到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垃圾产生价值的作用,这是形成社会参与合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习惯培养靠什么

    看似不难,为什么做不好?

    记者走访了数个小区,随机采访了几位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看法是,“有时间就分分,没时间也就不管了。”五年前,杭州一家媒体曾用这样的字眼报道,“杭州要开始一件很难的事情,培养大家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可见垃圾分类尚是“盲点”。

    已经有五年“志愿者”经验的王爱娟大妈告诉记者,小区里,垃圾分类做得好的,是小孩和老人,青年人反倒是最难“搞定”的一群人。

    为什么小孩和老人这两类群体做得更好?一是这两类是留守社区的固定人群,比较好宣传好引导,另外学校的教育也密不可分。

    在更多的社区工作里,为了培养居民垃圾分类习惯,要先“给点甜头”。新金都专门开发了一个APP。小区门口的红蓝垃圾桶,顶着一顶“帽子”,写着“废品换礼品”。居民将废品分类投递到回收箱内并扫描二维码,不久后便会收到后台反馈的积分,可兑换奖品。按照积分兑换原则,1个积分相当于0.1元,累计到一定积分,可以兑换洗衣粉、沐浴露、洗发水等物品。

    实际上,经济奖励后的新鲜劲一过,垃圾分类仍有可能又是“老方一帖”。北京已有规定,对垃圾不分类的居民进行惩罚,杭州尚在酝酿中。“罚多少是个问题。罚得少,居民觉得无所谓,同时执法成本太高,难度也大。”杭州城管委一位负责人称,“经济手段是我们历来较为重视的,但目前杭州生活垃圾处理的费用都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经济压力难以传导到居民身上,对垃圾分类的作用微乎其微。”

    “这需要每个人都意识到垃圾和自己有分不开的关系。谁产出,谁负责,不但承担道义上的责任,还要承担经济上的责任。”有环保人士这样说。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陈文文  编辑:郑海云
返回
作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今年杭州在垃圾分类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15年。15年后的今天,距离一个现代高效的分类回收体系依然有不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