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垃圾分类之路收获几何 三问城市垃圾分类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5-05-05 07:12   

    编者按:不起眼的生活垃圾,承载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诸多期待。作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今年杭州在垃圾分类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15年。这15年有怎样的变与不变?今天本报推出一组垃圾分类报道,试图从城乡垃圾分类比较调研的角度,展现当下城乡垃圾分类的进展和不足,探寻继续前行的方向和路径。

15年垃圾分类之路收获几何 三问城市垃圾分类

杭州城西新金都城市花园小区成立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每天巡回检查垃圾分类情况和环境卫生情况。记者 吴元峰 摄

15年垃圾分类之路收获几何 三问城市垃圾分类

近日,宁波海曙区白云街道牡丹社区党员志愿者把垃圾分类专用桶和垃圾袋分送给居民。 通讯员 胡建华 张立 王瑾琛 摄

    当下的我们,或许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一边是垃圾数量逐年递增,一边是处理能力相形见绌。杭州每年的垃圾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然而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却毫无增长。若“处理”跑不赢“产生”的速度,我们将面临的,是垃圾“兵临城下”。

    作为垃圾减量化的重要源头,垃圾分类一直被“寄予厚望”。杭州自1986年起就开始探索生活垃圾分类,2000年列入建设部制定的全国八大试点城市,在分类试点经验以及模式上,一时走在全国之先。15年后的今天,试点还在“试点”,但垃圾分类却难言“分清”,距离一个现代高效的分类回收体系依然有不少距离。

    建立长效机制难在哪

    政府大包大揽,做错了吗?

    “杭州的起步是很高的。”仓桥社区主任赵乃刚记得,2010年开始,杭州从单个试点逐步规模化,率先在37个小区启动垃圾分类试点,“从街道到社区,全面铺开,要配垃圾桶就配,要买垃圾袋就买,宣传、引导都投入很大”。

    就买垃圾袋一项,杭州可能是全国唯一市区“包办”了垃圾袋的城市。那种专为“厨余垃圾”设计的绿色可降解垃圾袋,全由政府“买单”,居民每个月从小区物业或者社区去免费领就行了。

    记者在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得到一组数据:2014年,杭州主城区购买垃圾袋的费用是1786万元,购买分类垃圾桶的费用是583万元,“垃圾袋和垃圾桶,以及减量设备、智能回收平台,这些属于基础设施经费,另外还有拨给社区的工作经费,按每户30元的标准拨放,所有的费用加起来,每年投入需要达到8000万。”监管中心分类指导科负责人说。

    试点了四年之后,从今年1月1号开始,西湖区停止了“免费垃圾袋”的供应。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为什么不发垃圾袋了?垃圾分类还要不要做了?”隶属于西湖区的新金都城市花园的居民,在培养了长达4年的垃圾分类好习惯之后,似乎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新金都是杭州第一个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一直是“业内标杆”。看着小区内“五颜六色”的垃圾袋扔在垃圾桶里,分管指导该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黄女士非常痛心,“现在来运垃圾的哪里还看得出分类,都是混装。这些不可降解的垃圾袋本身就造成二次污染。”还有,超市里无法买到先前的绿色可降解垃圾袋,“不要说居民们迷茫,连我都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办。”

    “垃圾分类建立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顶层设计和操作层面的诸多环节,极为复杂。”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曾“把脉”过杭州垃圾分类,“许多地方都是政府唱独角戏。”杭州的情况有代表性,一开始用力过猛,在绩效不明显的时候松了劲。然而再细虑一层,如果一开始由垃圾袋厂家直接供应超市,政府对厂家一定补贴,居民自行购买,是不是能走得更远?

    资源化利用怎么用

    新的突破口在哪?

    垃圾有两个属性。易腐烂、有臭味、对环境有污染,对其进行处理具有公益属性;同时,垃圾又具有资源价值,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又具有经济属性。

    目前,似乎陷入“垃圾分类”僵局的杭州,想在第二个属性上想想办法。

    一般小区门口都有黄绿两个桶。绿色桶是装厨余垃圾的,黄色桶是装其他生活垃圾的。稍加留意一下,还有红蓝两个桶。红色是有害垃圾,蓝色是可回收物。每个桶上都有明确标识。“但我们发现,黄绿两个桶永远是垃圾分类最大的难点所在,混装的比例太高,所以今年我们的方向是开始引导大家先正确分类红蓝二桶。” 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负责人称。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陈文文  编辑:郑海云
返回
作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今年杭州在垃圾分类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15年。15年后的今天,距离一个现代高效的分类回收体系依然有不少距离。